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法学论文 >

论职务侵占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2373字】

时间:2023-05-09 22:49来源:毕业论文
论职务侵占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2373字】

内容摘要: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如何认定是准确适用该罪的关键,文章认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不能是非国有单位中的劳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行


内容摘要: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如何认定是准确适用该罪的关键,文章认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不能是非国有单位中的劳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行为人职权紧密相关,指的是享有一定职权的主管。管理单位财物的人员利用其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与方便条件。

关键字:职务侵占,职务便利,职权,劳论文网

根据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受贿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贪污罪。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犯罪构成中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要件,如何准确界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成为准确适用这些罪名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只是1999年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中分别对贪污罪。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进行了解释,其它罪名中特别是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如何界定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比如:被告人王某原系某手机生产股份制企业组装车间的工人,其在工作中多次将组装完毕的手机成品私自藏匿,然后秘密运出厂区,非法出售牟利。对其行为如何定性?如果认为王某的窃取行为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则应认定职务侵占罪;倘若认为王某的窃取行为只是利用工作条件便利“实施的,则应认定盗窃罪。笔者下面就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解问题略陈管见。

一。刑法规定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同于利用工作上的便利“

有论者从语义上分析,现代汉语词典将职务“解释为职位所担任的工作“,新华词典解释为规定担任的工作“,从而认为履行一定的职权或从事一定的劳务,都是一种工作,无论公务还是劳务,都属于职务的范畴①。这种分析有失偏颇。刑法规定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有特定涵义,不能从词典中对职务“的解释来界定刑法意义上的职务“。如果按上述语义分析,刑法岂非可将职务侵占罪客观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改为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也除去了概念上的争议?事实上,立法部门也从未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等同起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第九条。第十一条规定的公司人员受贿罪。公司人员挪用资金罪均表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第十条规定的公司人员侵占罪的表述为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由此可见,立法部门是明确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是不同概念的。刑法修订时将上述决定的第十条中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修改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表明职务侵占罪不再包括利用劳务上的便利。

另外,上述论者认为非国有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单位财产与利用劳务上便利侵占单位财产在侵犯的客体及所造成的危害后果上并无区别,这也是值得商榷的。非国有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单位财产与利用工作上便利侵吞单位财产虽然在客观结果上都是侵害了单位财产权,但前者是从事公务中侵占单位财产,后者从事劳务中侵占单位财产,其社会危害性不可同日而语。这就如同国家工作人员贪污本单位10万元与本单位失窃10万元,虽然同样是本单位财产减少了10万元,但社会危害性不同,定罪也不同。

二。不能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规定得出结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利用劳务上的便利“

有论者从刑法中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规定分析,职务侵占者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贪污罪的主体则明确为国有单位中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所以可以理解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单位中全体职工,包括从事劳务的人员,因此,职务侵占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当然包括利用劳务上的便利②。这种分析从逻辑上看貌似合理,但实则有误。因为刑法规定的公务“有特定涵义,仅指对国家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仅仅在国有单位中才存在从事公务的人员,对非国有单位而言不存在从事公务“的问题。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指在非国有单位中从事主管。管理职责的人员,但不能称之为在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因此,不能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规定得出结论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利用劳务上的便利。

三。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不完全相同

虽然同是刑法规定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在不同法条中其涵义是有所区别的。这一点,可以从上述司法解释分别对贪污罪。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作出解释可以得到证明。根据上述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但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却不能作此理解。笔者认为,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当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单位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而不包括经手单位财物的便利。在贪污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中虽然包括经手公共财物的便利,但其前提是经手公共财物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国家工作人员本身就要求是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有单位中单纯经手公共财物的人员,比如生产线上流水作业的生产工人。搬运工人。对货款没有保管职责的售货员。司机等,均属于国有单位中从事劳务的人员,这些人虽然也有机会经手公共财物,但其利用经手公共财物的机会盗窃。骗取。侵吞公共财物的不构成贪污罪。所以,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所指的经手“,并非单纯的经手财物,而是指从事公务这一前提下的经手。那么在职务侵占罪中,不存在从事公务前提下的经手,在非国有单位中经手单位财物的只能是劳务人员,只有主管。管理单位财物的人员才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所以,非国有单位中生产车间的工人利用经手单位财物的机会盗窃的,不构成职务侵占罪,而构成盗窃罪。实际上,即使是国有单位中生产车间的工人利用经手公共财物的机会盗窃的,也不构成贪污罪,因为其虽然利用了经手公共财物的便利,但其本身就是从事劳务的人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1][2]下一页

论职务侵占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2373字】:http://www.youerw.com/faxue/lunwen_16596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