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运用,经济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的改变,新的损害不断涌现,而且一些损害后果极其严重,如果拘泥于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适用于侵权行为的赔偿原则,受害人就会得不到赔偿,影响社会的安定。于是出现了特殊侵权行为。本文针对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法律特征。种类和特殊侵权论文网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进行了论述。特殊侵权民事责任,是指当事人自己有关的行为。物件。事件或者其他特别原因致人损害,依照民法上的特别责任条款或者民事特别法的规定仍应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损失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种类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等八种侵权行为,以及这八种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
关键字:特殊侵权责任种类免责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因其不法行为给他人财产或人身权利造成损失的,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种因侵权侵权责任也称侵权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在大陆法系中常将侵权责任规定为一种债的关系,即受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以请求赔偿与给付赔偿为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侵权责任又分为一般侵权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法律对于特殊侵权责任作出了严格的界定与规制。
一。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概述
(一)特殊侵权责任的概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运用,经济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的改变,新的损害不断涌现,而且一些损害后果极其严重,如果拘泥于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适用于侵权行为的赔偿原则,受害人就会得不到赔偿,影响社会的安定。于是出现了特殊侵权行为。
特殊侵权民事责任,是指当事人自己有关的行为。物件。事件或者其他特别原因致人损害,依照民法上的特别责任条款或者民事特别法的规定仍应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损失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二)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特征是:
1。特殊侵权行为适用过错推定责任或公平责任。
2。特殊侵权行为由法律直接规定。此处的法律包括民法的特别规定和民事特别法的规定。
3。特殊侵权行为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适用倒置原则,即由加害人就自己没有过错或者存在法定的抗辩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4。法律对特殊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作出严格规定。一般免责事由通常包括不可抗力和受害人故意。此外,受害人的过错。第三人的过错。加害人没有过错或者履行了法定义务也可能特别规定成为免责事由。
5。特殊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和行为主体存在分离现象。如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所承担的民事责任。
二。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种类
侵权责任包括一般侵权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两种,特殊侵权责任不像一般侵权责任那样具有侵权责任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前提。它是法律规定而归责于行为人或第三人责任的一种不法行为。它并不以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为前提,受害人也不因此负举证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在特殊侵权责任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行为
职务侵权行为,或称职务侵权损害行为,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为。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项规定是宪法第41条所规定的国家赔偿的具体化。最高人民法院贯彻民法通则的意见第152条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国家机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种侵权责任,在国外的立法例中多称为公务侵权责任。“侵权行为的行为人是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侵权行为系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所为;侵权行为违背了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所应当的注意义务。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原则归责,受害人只须举证证明存在侵害行为和损害事实及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而国家机关不能证明其有免责事由的即构成侵权责任。职务侵权行为作为特殊的侵权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
1。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不仅包括行政机关,还包括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受委托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或公民,也被视为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侵权行为的发生必须是执行公务所致。如果不是在执行职务中或是与执行职务无关的侵权行为则不适用职务侵权行为的规定。但如果法律规定有为某种预防或防止义务而不为反而参与,则认为这是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对因此造成他人损害的,也属于职务侵权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非职务行为。个人行为则不构成职务侵权。
3。须是执行职务中的不当行为。所谓不当行为,是指执行职务中违反法律规定,损害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如果依法剥夺。限制公民。法人的某些利益则不构成侵权。对违反执行职务的注意义务情况,既表现为执行职务不当或滥用职权的作为行为,也表现为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情形。
4。必须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损失。对合法权益的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失。财产损失只限于直接财产损失,间接财产损失不在国家赔偿范围之列。人身损失主要是指对公民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权的损害。对于单纯的精神损害,国家不予赔偿,但应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
5。不当职务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遭受侵权行为,可要求国家赔偿的范围有:一是因行政违法行为要求的行政赔偿;二是因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要求的刑事赔偿。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行为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是指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因制造。销售的产品造成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害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失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这种侵权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备过错,从责任上来讲,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只要产品有缺陷,对消费者或使用者具有不当危险,使其人身或财产受到损害,该产品的产销各个环节的人,包括制造者。销售者。运输者。保管者等,就应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构成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
1。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质量不合格即该产品存在缺陷。所谓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缺陷则是指产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险,这种危险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判断危险的标准有一般标准和法定标准。一般标准是一般的消费者有权期待的安全性,法定标准是国家标准以及行业对某些产品规定的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专门标准。
2。不合格产品造成了他人财产。人身损害。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事实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等。人身伤害包括致人死亡和致人伤残。财产损失不是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失,而是指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失,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间接损失。这里所指的他人财产是指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至于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害,购买者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求销售者承担违约责任,而不是产品责任。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者,可是购买者。销售者,也可是购买者。销售者以外的第三人。精神损害,是指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给受害人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和感情创伤。
3。产品缺陷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损害事实应当是由该缺陷产品所致,否则生产者或销售者不承担责任。产品缺陷致人损害,产品制造者与销售者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即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的,产品的生产者赔偿后,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的,产品的销售者赔偿后,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如果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产品的运输者。仓储者对产品质量不合格负有责任的,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在向受害者赔偿后有权向运输者。仓储者要求赔偿。
(三)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高度危险作业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由于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力量和某些物质属性,虽以极端谨慎经营仍有可能致人损害的危险性行为。高度危险作业的侵权行为是指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后果的行为。侵权行为是因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而引起的;侵权行为是因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行为;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是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作业人。该项责任是一种典型的无过错责任。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速。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行为不以作业人主观上存在过错为条件,其构成要件只包括:
1。存在高度危险作业的行为。民法通则列举的高度危险作业的范围包括高空。高速。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7项。但不局限于这7项情况,只要在性质上符合高度危险作业的概念,均可适用此种特殊侵权责任。
2。存在损害事实。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了受害人的人身与财产损失。
3。危险作业行为与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应当证明损害事实是由该危险作业引起。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只要存在损害事实,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即使损害是由受害人的过失或重大过失造成的,也不能免除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则不承担民事责任。
从事高度危险作业必须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特别许可。行为人非法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人民法院除根据民法通则第123条的规定责令其承担民事责任外,还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第3款的规定予以民事制裁。
(四)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污染环境是指由于人为的原因而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资源发生化学。物理。生物等特征上的不良变化,以至于影响人类健康的生产活动或生物生存的现象。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是指污染环境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而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污染环境致人损害适用无过错责任。其构成要件包括:
1。存在污染环境的行为。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要排放一定的废水。废气。废渣,将这些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排放到大气。水或土地中,或以噪声。恶臭危害人们正常健康的生活行为等。
2。该污染环境的行为必须违反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并不是所有的污染环境的行为均构成侵权行为,只有违反了有关污染环境保护防治法规才构成侵权。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
3。存在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对公民财产。人身的损害,也包括对国家。集体财产的损害。
4。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由于环境污染的特殊性,受害人因技术条件所限,往往难于证明因果关系的存在,因而借鉴了国外先进环境立法经验,在司法实践中常用因果关系推定的原则,即只要证明企业已经违法排放污染物质,受害人的人身或财产已遭受或正在遭受损害,企业又不能证明损害是由其排污行为以外的其他原因所致,即推定排污行为与损害后果间有因果关系。
(五)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民法通则第125条规定: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施工,对在此地通行的人会造成一定的危险,如果施工人不进行特别的标志提醒,往往会使通行人遭受伤害。因此法律明确规定施工人未尽警示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
1。施工工作应是在公共场所。道旁。通道等可能危及行人的场所进行。公共场所因为其特殊性,出入人员的广泛性,在这些场合施工,具有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危险的可能。
2。施工人未设置明显标志,也未采取安全措施。这与一般侵权行为不同,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行为是一种不作为的侵权行为,施工人没有履行法定的警示,是导致侵权行为的根本原因。
3。有损害事实的存在。遭受损害的是他人的人身或财产,但不包括施工人员自身受到的伤害,后者应通过劳动合同或雇佣合同的法律加以调整,而不应适用特殊侵权行为法。
4。施工人有过错。地面施工致人损害行为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即除非施工人能证明其已尽法定警示义务,主观上无过错,否则就应认定其有过错,应承担民事责任。
5。有因果关系。是说施工人未设置明显标志也未采取安全措施的不作为,是产生损害后果的原因。
(六)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地上工作物包括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该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
1。须有建筑物或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致人损害的行为。建筑物包括与土地相连的各类人造设施,如房屋。桥梁。码头。隧道。广告牌。电线杆等。搁置物。悬挂物是与建筑物相连的位于高处的附属物,如阳台上的花盆。悬挂于窗外的空调等。因这些物件的倒塌,脱落或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适用建筑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试论特殊侵权民事责任【5623字】:http://www.youerw.com/faxue/lunwen_18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