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制度之“利”
1.高考与个人价值
我国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一项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同时也是考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重要途径。莘莘学子喜欢把大学比作“象牙塔”,那么高考就是通往这个理想世界的必由之路。相信每位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经历过“潜伏期”、“焦虑期”和“豁朗期”这样的三个阶段,考前辛苦、踏实地为理想而埋头苦读,考后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结果公布,得到满意成绩时的喜极而泣或不太理想成绩时伤心的泪水,这都是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辛苦了一路,也收获了一路,在这个漫长的求学路上,考生懂得了以诚信的态度对待考试、以感恩的态度对待友情、以敬畏的态度对待集体的力量、以公平的态度对待竞争、以理智的态度对待成败等等,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不正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吗?
我国的统一高考制度,不仅是对个人知识、能力的考察,而且也是对个人道德品质的考验。只有二者兼备,考生才能在人生的答卷上留下美好的一笔,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2.高考与教育质量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在统一考试制度下,可以集中全国的教育资源制定全国考试标准,确保了权威性和科学性。中小学生可以参照这个标准进行教学安排,这就保证了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更好地开展教育。
然而如果不实行统考,而实行高校自主招生,那么考生为了考上某一所大学,肯定会挖空心思地围绕那所大学的特点备考,社会上也会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教学特色,这样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无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高考与社会流动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茅屋出公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中可以看出社会是分层次的,而且平民可以通过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从而登入“天子堂”。虽然科举制度早已废除,但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还是同样适用的。
现代社会,人们不论富贵、贫贱,在统一的高考制度面前都是平等的、同样的考生,在人才选拔过程中都是各凭本事,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接受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贫者可以通过高考进行高等教育,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入上层社会。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情况下,社会分层都是存在的,我国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能够促进社会流动。
4.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我国的高考制度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进行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参加高考的考生是全国所有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及社会上符合报考条件并自愿参加高考的成人。在这个层面上就保证了我国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从而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然而,如果国家不实行统一的高考制度,而是实行学校单独自主招生或是由高中推选优秀的学生上大学,那么将会出现什么局面呢?这样必然会使得家庭经济富裕、社会地位较高的考生在这场竞争中占优势,又或者会因为推举而冒出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品德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自律的范畴,往往难以衡量。这就加剧了教育的不公,从而能够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性。
虽然一年一度的统一高考让考生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但它更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公平。
5.高考与民族团结
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在我国文化教育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全国各地区统一时间、统一试卷进行的高考,不管是在考试政策、考试形式还是考试内容上都或多或少地照顾少数民族地区,如:我国将每年一次的高考定于6月的7号早上的北京时间9点开始,根据个别地区的差异,持续2~3天。这就是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充分考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在西部地区的特点。 中国高考制度的现状利与弊(2):http://www.youerw.com/faxue/lunwen_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