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避难硐室内部功能要求。避难硐室在灾难发生后,矿井系统被损坏时仍起到安全作用就需要有能够独立运行的系统。应满足人基本的生存条件如氧气、淡水、食物及通讯等基本需要。避难硐室内必须设置供氧再生空气设备,并进行所需风量设计。常用的供氧装置有瓶装氧气与废气再生装置或放置足够的自救器或氧化盐氧烛化学制氧。
3.3.3 避难硐室部署位置
采区的避难硐室设在工作面附近,离工作面的最大距离要基于人员在合理的状态下以本能的行走方式,在自救器持续时间限度内行走的距离。为了安全起见,国外一般采用自救器持续时间的50%内能行走的距离。
国外的经验数据表明,矿工距离避难硐室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750米。作者认为距工作面的距离并不是越小越好,若距离工作面太近,不但因增加其搬迁频率而增大成本,更重要的是工作面附近是事故高发的地点,一旦工作面或其附近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可能会对避难硐室造成严重损坏。根据美国的"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制定的执业守则"避难仓距工作地点的最大距离约在1000米左右,一般距离为660至1000 米变化不等。结合我国煤矿生产特点避难硐室距工作面的有效合理距离取750米为宜。
3.3.4 避难硐室构造
根据建筑的一个完整的避难室优尔大系统,国家政府的工作安全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2010年进行通知,煤矿企业必须构建完整避难室系统,包括地下监控系统,精确定位地下工作者,定位系统、紧急逃生系统、压缩空气系统、供水自救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紧急逃生系统则是优尔个系统当中的核心系统。紧急逃生系统提供设施和措施来保证生命安全对于当矿山事故发生时的灾难受害者。紧急逃生系统的建设,包括地下工作者提供的自救器,构建疏散的设施,建立一个合理的疏散路线和建立一个科学的应急计划。建立一个完美的避难室系统可辐射整个矿区的关键是提高煤矿的安全保障能力。这个地下避难室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依赖于一个巷道系统在矿山,包括永久避难室、临时避难室和救援胶囊。这些避难室和援救胶囊是相互独立的,形成了紧密结合的完整避难室系统,避难室系统可以是幸存者从矿井灾难进入附近的庇护所,等待地面救援的时候的安全逃生路线被阻塞或可能的灾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再次的发生。按照辐射所有矿山区域,避难室和救援胶囊应该设置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规模,可以避免灾难的幸存者和获得救援的宝贵时间。紧急避难系统所组成的紧密结合的地下避难室系统、设施和设备的灾难预防,合理的疏散路线和科学的应急计划可以克服和统一性地面救援和弥补不足的救援时间,从而提高煤矿的抵御灾害的能力和有效地来减少煤矿灾害造成的损失。
矿井避难硐室如下图所示:图1 矿井系统示意图 图2 煤(岩)柱避难硐室
4 避难仓生命保障系统
4.1 避难仓生命保障系统设计图 图3 高层建筑避难仓生命保障系统设计图
4.2 人防工程
首先先介绍下人防工程,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
因为前文中也阐述的避难仓技术在国内领域的空白情况,所以规范准则当然也是相当不健全完善的,所以必须从相似的领域借鉴一下,那么人防工程的契合度就非常高了。一个是战争发生后另一个是灾难发生后对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性避难空间。 避难仓生命保障系统设计及风险评估(7):http://www.youerw.com/gongcheng/lunwen_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