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材质选择与立面设计
在建筑的体块造型上为,顺应场地形状,为了增强体积感和庄严的仪式感,采用现代风格的设计手法,用较大的尺度打造出穿插的体块。立面设计上为了凸显体块感,采用的是大面积、大尺度的虚实对比,简洁纯粹,而不是小尺度的精雕细琢。为了与博物馆的主题——民俗风物展览相符,外饰面的材料直接选用蒸压加气多孔灰砂砖,做内保温,不用另贴外饰面,节省造价。体块上虚的部分则将砖砌为镂空状,还丰富室内的光影效果。在大片的玻璃幕墙外部也加砌一道镂空砖墙,还可起到遮阳效果。
3。内部空间设计与采光
受到BLHD设计的Fine Art Museum of Castellon的启发,不只是在平面和外立面上做雕琢,在内部空间上也进行精心的剖面设计。由于博物馆展览空间功能的特殊性,需要大片的展墙,少量的开窗,并且要防止光照对展品及观展人造成的影响,因此考虑采用高侧窗自然采光、天窗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三种采光形式。为了使天窗采光效果更好,学习Fine Art Museum将展览空间剖面设计成视线贯通连续通高空间,不仅最大程度上利用天窗采光,且形成视线交流,丰富游客的空间体验也方便游客更多角度的欣赏展品。
4。总平面设计与景观设计
总平面设计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人流、车流的分开,人流的引导,办公人员和游客的流线分开等等。不仅要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还要做到更加具有人情关怀,因为设计的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设计的还是人们的行为,人与建筑发生的关系。
考虑到场地独有的环境及景观要素,受贝聿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的启发,将中式园林的移步换景、借景、框景、对景等等手法提取为现代建筑的语汇使用在设计中。讲面对河对岸公园的立面作为主要景观设计面,设计各种景观平台,与现有景观进行视线上的交流,延伸到河上的体块也使建筑彻底融入场地和周围环境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下沉式中庭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采光,也是为了让在游览流线上的游客有更多的选择,向内可以观看展览,向外可以观景。
总结:这是大学五年最后一个设计,因为特殊的场地,非常具有挑战性。在河流给场地带来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是挑战和机会。要让建筑彻底融入景观,建筑也是景观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在场地上,和周围场所完全无关。这是我本次设计的重点。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参考文献及设计规范
[1] 《适应•更新•生长》作者:张鹏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作者:刘云月,东南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4年5月1日)
[3] 《博物馆建筑新概念》作者:卡雷斯·布洛特(作),陈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04月)
[4]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巴里·W·斯塔克(作),约翰·O·西蒙兹(作),朱强(译),俞孔坚(译),郭兰(译),黄丽玲(译),第五版(2014年3月1日)
[5] 《尖端可持续性:低端耗能建筑的新兴技术》作者: 彼得•F•史密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6] 《博物馆建筑设计》作者:邹瑚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1月1日)
[7] 《公共生活研究方法》扬·盖尔(作),比吉特·斯娃若(作),杨滨章(注解),赵春丽(译),蒙小英(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9月1日)
[8] 《GB/T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3月1日) 上海市嘉定区民俗博物馆建筑设计(2):http://www.youerw.com/gongcheng/lunwen_85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