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窗体顶端
“创客”[1]在英文中翻译为“maker”,是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化为产品,而不以盈利为目的人。创客空间在国外表述为:makerspace[2]、hackerspace[2]、hackspace、hacklab、creative space等。它通过不同于传统形式的组织形式和服务平台,向创客们提供开放的物理空间和原型加工设备,以及与创作相关的聚会和工作坊[3] ,实现创客间的交流共享,协同合作,直至把创意产品化。
在2014年,国务院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上就已经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2015年年初,他参观了深圳柴火创客空间,此后“创客空间”这个词语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国内各个领域的媒体报道之中。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于中国微创新业态的关注以及积极的推动态度,而在2016年政府又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近几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4]、《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5]等多项政策,各地方也纷纷发布了相应的配套政策。
创客运动在国外的发展早于中国,创客运动在欧美以及其他地区都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和文化现象。近几年,因为3D打印、开源硬件等技术和创意社区的迅速发展,以及创业环境的逐步完善,创客空间作为联系创客及创客教育相关的重要物理纽带,在国内外的数量也开始呈现出相当惊人的增长速度。
创客空间的理论和发展历程并不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创客空间的运营模式以及其商业化进程将是本课题研究的主方向。在本课题以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它的运营模式,找出其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论文网
窗体底端
1 相关概念及理论
1。1 创客空间的定义
有关众创空间的定义,不同组织和学者们看法不一致,如我国政府发布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认为创客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6]。全球创客运动的推动者Mitch Altman 在接受美国Make杂志采访时指出,创客空间是社群成员相互支持,通过钻研、拆解、破解、重构来探索他们爱好的事物的一个实体空间[7]。简单的说,众创空间是一个能够将具有创作灵感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创新性空间。
1。2 创客空间的发展历程
(1)因为爱好聚集起来,分享IDEA,并且乐于创新的新小众群体阶段
2006年,在北京第一版开源硬件Arduino被打上FlamingoEDA的商标,开启了中国开源硬件发展[8]的新时代。
2008年,在深圳创立的Seeedstudio和在上海创立的DFRobot是全球前列的开源硬件商,他们的创立催生了一批自学成才的电子和软件工程师。
2010年底,创客空间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成立的开源硬件社区,而这些创立者成为了创客空间的主要发起人。
2011年,张浩——北京创客空间发起人,首次把“Maker”翻译成创客,这标志着创客在中国被承认。
北京、上海和深圳陆续建立的创客生态以及在国内举办的大型创客活动,是中国“创客启蒙运动”的开端。但是这个时候创客空间发展还不完善,创客群体只是一群因为爱好聚集起来,分享IDEA,并且乐于创新的新小众群体阶段。
(2)创客创新,从社区到硬件创造阶段
克里斯·安德森的著作《创客:新工业》于2012年10月在中国出版。另外,以硬件为平台进行创业的风潮席卷全球,智能硬件源转化成实业,智能硬件设施+互联网空间+大数据的创新应用进入了新时期。 创客空间的运营模式分析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为例(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0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