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好声音”栏目的概述
“中国好声音”栏目是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自7.13起每周五21:30在浙江卫视播出,该节目旨在实现普通人的音乐梦想.节目主持人为“中国好舌头”的华少,导师则由刘欢,那英,庾澄庆与杨坤四人来担任 。
自湖南卫视于2004年推出“超级女声”开始,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历经九年的风风雨雨,国外移植节目模式与本土化改造模式都试行过。一些本土化的节目,既没有明确的定位,又单凭借炒作提升名气,种种因素导致我国选秀节目整体趋于平淡。在此背景下浙江卫视重磅推出的“中国好声音”,播出后节目收视率一路飘红(图1),立即成为同期各大卫视真人秀节目中的收视冠军和热议话题。
图1 “中国好声音”各期收视率
二、“中国好声音”栏目成功原因揭秘
(一)选秀门槛低、全民参与
选秀节目的针对对象是普通大众,这就意着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基本没有门槛限制。然而目前的选秀节目大多过于炒作,不少人经过舞台华丽的包装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而且缺乏真实的情感;有的甚至不惜借炒作来提升人气求上位,原本该有的人文情怀正在逐步缺失。与以往那些选秀节目不同的是,“中国好声音”巧妙地绕开了纯粹比包装拼眼球效应的老套路,另辟蹊径,将视角定位到中国最普通的民众,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通过传递自己人生的故事和感悟,借此来呈现普通平民的不懈追求。
中国社会学家郭庆光在其著作《传播学教程》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一媒介期待一媒介接触一需求满足”这样一个因果连锁过程,首次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受众之所以会选择接触、使用某一媒体或某些媒体传播的内容,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社会需求或心理需求。可以说,“中国好声音”能取得收视成功,正是缘于其对受众心理的满足。它通过创新的规则和门槛的降低,创造了更多空间,让观众与参与者都能获得内心共鸣感情共振,让他们能在这里寻求慰藉,找到共鸣,缓解压力。其次,它也满足了大众文化通俗但不烂俗,追随潮流但不媚俗的要求。
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中国好声音”之所以显得与其他选秀节目有较大区别,是因为以往选手年龄偏小,生活阅历比较简单,很难把人生中的感悟与选秀节目融合 。相反,那些有着梦想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或有着种种人生经历的人身上,表演和故事的结合就很容易打动人心,进而在别人身上看到平凡的自己,将自己埋藏在心底的冲动与梦想置于现场的氛围中。而且以往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群体相对低龄化,而“中国好声音”通过扩大选手范围,将中年人也带入了真人秀节目中,自然而然“中国好声音”成为吸引中国观众关注度最高的电视节目。
(二)满足人们对真、善、美、爱的追求和精神寄托
从心理满足角度来看,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单纯的搞笑类节目,娱乐不仅仅是让心情娱乐,博君一笑而已,更多的是希望能看到或者学到有内涵的东西。“中国好声音”让选手把自己的真实情态展现在舞台上,展现给观众,这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人文需求。每期的好声音中我们都能看到这样那样的感人故事:来自台北板桥的街头歌手张玉霞,虽然她的眼睛看不见了,可是她却用她甜美的邓丽君式嗓音打开了她的另一扇窗户,凭借着坚强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 ;还有美甲店的老板黄勇,用自己沧桑的声音,完美演绎了《春天里》,唱出了无数“北漂族”的心声,仿佛每个人都浸入那种忧伤的无奈的世界里。“中国好声音”以歌声引出故事,以故事来生动歌声,向人们传递出普通选手的坚强与自信。观众可以边欣赏饕餮盛宴时边为别人的故事而感动,真可谓是满足了对真、善、美、爱的追求。 “中国好声音”栏目的营销策略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