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销售物流的研究开始较早,研究也更为深入,哈佛商学院的 M。 E。 Porter教授在1985年提出每个企业的所有活动都表现为价值链的形式。销售物流作为企业基本活动,属于一种外部价值链[3]。
2006年,Donald J。Bowersox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一书中向读者介绍了制造企业整个企业物流方面内容,包括了订单系统、信息系统、存储系统、运输系统、装卸系统等内容[4]。
Douglas M。lambert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指出销售物流涉及到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订单处理和信息系统、库存管理、物料流管理、全球物流战略、物流绩效的财务控制、物流价值的衡量、战略物流计划等内容[5]。
在国内,很多的专家也对销售物流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得出了很多理论成果和经验,其中王超在销售物流合理化问题探讨中,从物流结构出发,分析了物流各个环节的组合情况及物流网点在空间上的布局,指出物流结构合理化、物流过程优质化、物流体制科学化的重要性,从而说明物流环节的内部结构模式直接影响着物流运作的成效[6]。
赵利安、张迎新等人着重研究了供应链的销售物流问题,介绍了食品供应链销售物流的发展过程、现状以及各种销售模式的优缺点,提出销售物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7]。
沈吉仁在2009年指出,销售物流业的业务来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而制造企业是供应链的中心,是带动供应链运作的主体,因此,制造企业的运作是产生物流需求的源泉[8]。
从以前的研究来看,很多专家学者在销售物流系统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成果。在订单流程、运输战略、分销渠道、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物流服务商的选择等方面给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是在具体优化措施方面,缺乏实例验证研究。因此本文将结合新大洲本田这样一个大中型企业案列来论证以上研究,通过建立具体模型和对销售物流系统关系密切的几大方面进行优化。
本文研究思路首先是对企业销售物流几种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再对整个新大洲本田的销售物流体系进行研究,最后对于分析所得结论进行优化改善,在评估改善后的新的体系。从以上研究思路对具体章节作如下安排: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主要的框架等。第二章是本文会对传统制造企业销售物流模式分析,分析各种模式的优劣;第三章是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系统现状;第四章是对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合理化的一些建议;最后一章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提升。
完成本文首先需要大量的文献调查,而校图书馆的书籍有限,网上调查的不便性以及信息的实时性,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到国内外制造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最新动态。对企业的选择并不是单向的,要综合考虑很多影响因素然后进行筛选;而且独自去企业寻求帮助并不容易,企业工作人员并不会很好的配合调查,所以实地调研实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研究法。
通过网络,书籍等多重渠道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对企业销售物流模式进行归纳整理,领会已有的研究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其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研究效率,以及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理论联系实际法。
对不同制造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切实分析其过去和现在采用销售物流模式的异同,找寻优劣性,提出更有效率的模式策略。
(3)对比分析法。
根据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将优化后的方案与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体现优化方案的优越性。 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合理化途径分析(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25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