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已建立的模型为对加班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但是多数的研究者基本上从描述加班现状、分析加班原因或者普法宣传和制度的失灵等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往往或着重于法律的完善和实施监督以及企业制度问题的指出和完善;又或者是着重于研究员工因加班而引发的家庭紧张和心理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或用大量数据调查、因素分析建立模型的方法对延长工时的原因,和工时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进行研究。每种方法都有其研究的现实意义,但是缺乏双角度对比的思文方法,过度关注加班的表象诸如现状、制度、法规、影响等就会缺乏对其本质的探究,就难以找到关于加班,劳资双方的矛盾点,提出的可行的解决方法就会相对片面。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加班”问题的文献回顾和理论探讨;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调查,分析雇员和组织双向视角下对“加班”的认识;通过SPSS因素分析法探究加班情况与员工敬业度之间的关系,并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对企业针对加班管理提出建议等。本文的特点在于整合因素分析,,对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尝试从企业员工双视角对加班的本质进行探究,以此找出劳资双方在加班问题上的的矛盾点,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使企业管理者对员工加班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完善其加班制度,优化企业的绩效考核结构,缓解加班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企业管理压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共分为优尔个部分,对我国企业加班、敬业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意见,其主要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是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阐述与界定。
第二部分:对加班和敬业度的实证研究方法。本部分主要是介绍实证研究方法中调查问卷的设计、分发、数据回收、变量说明及效度信度的检验
第三部分:数据分析。本部分主要是对我国企业每周加班情况和企业文化进行描述性统计,对加班变量敬业度三文度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对企业文化和每周加班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
第四部分:可行性的建议和总结。本部分主要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员工企业双视角对我国企业加班的原因进行归纳并提出对企业管理的可行性意见,再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可行性建议。
1.2.2 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文以心理学、管理学等为基础,并结合我国企业加班的实际情况,研究加班的实质问题。
(2)数据调查分析。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案例分析与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实证调查和其他途径得到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试图研究加班的实质、加班与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等。
(3)比较研究方法。本文通过不同行业加班状况和横向比较,再结合劳资双方对加班看法纵向比较,研究加班问题的实质,和对于加班的劳资双方矛盾点,最终对我国企业加班管理方式上提供相应的建议。
1.3 相关概念的解释
1.3.1 工作时间及加班
工作时间的界定是确定劳动者加班与否的标尺,所以在考虑加班问题之前先要对工作时间的定义达成统一。关于工作时间的定义有很多,一般是指劳动者在法定限度内履行劳动义务的时间。按照传统方式分类,标准工作时间制度、延长工时制度和特殊工时制度是我国现行的三个工时制度。标准工作时间制度,是我国现行工时制度的一种基本形式,一般也称为标准工作日。标准工时制由法律规定的要求各用人单位和一般职工普遍实行的基本制度。标准工作时间制度也是其他特殊工时制度的参照标准和计算依据,特殊工时制度与计件工时制度在本质上也同时可以认为是标准工作制。 企业“加班”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