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系统论视野下土壤污染防治之立法完善【7832字】

时间:2023-02-03 11:43来源:毕业论文
系统论视野下土壤污染防治之立法完善【7832字】

摘要: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严峻,土壤污染已对人体健康。土壤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然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供给与系统性严重不足,现有


摘要: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严峻,土壤污染已对人体健康。土壤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然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供给与系统性严重不足,现有立法呈现分散碎片的特征,存在明显的结构与功能缺陷,远不能满足土壤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需要借鉴域外国家和地区土壤污染防治选进立法经验,在整体环境观指导论文网下,运用系统论及其方法,实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系统化。需要修改环境保护法以实现对各环境介质的系统污染控制;需要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系统规定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制度,统一土壤污染监管体制,保障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权利;需要完善并逐步提高土壤环境质量相关标准。

关键字:土壤污染;生态环境;环境治理;污染防治。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化的大力推进以及化学品。农药等现代科技产品的使用,人类社会向自然环境排放了大量污染物,使得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异常严峻。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立法供给严重不足,现有立法呈现分散碎片的特征,远不能满足土壤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亟需系统化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一。土壤生态环境现状

土壤是以母质为基础,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长期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而成的土状物质,它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以及生物体四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1]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植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础之一。土壤各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组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壤生态环境系统。土壤生态环境系统内外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与交换,保持着结构和功能的动态稳定。土壤结构多样。功能多元和过程复杂的特性使得土壤对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土壤生态环境系统却非常脆弱,土壤具有吸附性。缓冲性。氧化还原性以及自净的功能,其能广泛接触水。大气。固体废物等中的污染物,这就使得土壤极易受到污染。

土壤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净化能力,导致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发生变化,从而使土壤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正常功能失调,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并产生一定的水和大气次生污染的环境效应,最终将危及人体健康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2]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3]。这些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酸雨。大气尘埃。工矿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化肥和农药。工矿废水灌溉。农家肥。地膜污染等。与大气污染。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富集性。复杂性和不易逆转性的特点,这使得土壤污染的危害严重,治理困难。耗资巨大。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土壤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首先,土壤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被农作物吸收,使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于人体内,引发各种急慢性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其次,土壤污染威胁生态安全。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依附于土壤的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污染还会导致水。大气。海洋等环境要素的交叉污染,进而影响整个生态安全。最后,土壤污染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污染使土壤生产力和耕地质量下降,导致粮食减产。粮食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缺陷分析。

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制化是根治土壤污染的基本路径。

目前,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总体可分为环境保护基本法。土壤污染防治专门法及相关法三个部分。首先,环境保护法对土壤污染防治。农业环境保护作了原则性规定。

环境保护法第20条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土壤污染和土壤生态环境破坏从水土整治。动植物保护。化学品及农药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系统防治。其次,目前尚无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现有与土壤污染防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水土保持法和土地复垦条例。2007年沈阳市污染场地环境治理及修复管理办法(试行)从监督管理。污染场地的评估与认定。污染场地的治理及修复。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污染场地环境治理及修复管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规定。1995年制定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的土壤规定了不同的质量控制标准。最后,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主要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等污染防治及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等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另外,其他环境保护专门法中有助于土壤污染防治的还有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农业法。城市规划法。标准化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

然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还相当不完善,存在严重的结构与功能缺陷,已明显不能为防治土壤污染提供有力地法律制度保障。

第一,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结构性缺陷。首先,立法缺乏系统性。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应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不仅环境保护基本法性质的环境保护法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规定相当简单,而且还缺乏专门性的土壤污染防治单行法律法规。这既与当前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极不相适应,也严重制约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开展。其他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只有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零散规定,且这些规定多是宣言式和框架式的,既无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明确详细规定,又缺乏相互配合联系,无法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其次,立法缺乏对土壤的统一性保护。现有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对不同的土壤进行规定,缺乏对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化规定。立法的土壤规制对象比较狭窄,偏重规制农业土壤污染,对工业。城市土壤污染重视不足。再次,立法缺乏土壤污染防治的系统性制度供给。立法缺乏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使得立法缺乏可操作性,行为规则原则性。概括性强,明确性不够,缺乏针对性。最后,立法缺乏对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的系统性规定。的环境管理体制实行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与各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管理。

目前,土壤污染防治行政主管部门不明确,行政主管部门与分工负责的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不清。环保。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多头管理,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土壤污染防治系统性工作。

第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功能性缺陷。结构与功能具有对应关系,结构决定功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结构性缺陷直接导致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功能性缺陷。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在功能上是为了实现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而现有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存在明显的重预防轻治理的结构性缺陷,其造成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的功能性缺陷。即使在预防土壤污染方面,立法也存在严重的偏重控制点源污染,忽视对农药。化肥。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面源污染控制,导致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在防治土壤面源污染方面的功能性缺陷。在土壤污染治理上,立法更是很少涉及土壤污染治理,即使有土壤污染修复方面的地方立法,由于其立法层次低。适用范围窄。手段单一,仍无法有效治理土壤污染。

三。域外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借鉴。

域外国家和地区对土壤污染防治主要实行专门立法。相关立法和综合立法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对土壤污染防治的系统性立法。

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制定了专门的土壤保护法,该法通过防治土壤污染。流失来保护农业生产。之后,美国又从对废物全程管理的角度防治土壤污染,制定了固体废物处理法。资源保护回收法。危险废物设施所有者和运营人条例。综合环境污染响应。赔偿和责任认定法案。超级基金增补和再授权法案和纳税人减税法等法律。此外,美国在水污染防治的清洁水法。水源地保护的安全饮用水法。化学品等有毒物质污染防治的有毒物质控制法和联邦杀虫剂。杀菌剂和杀鼠剂法中从对各污染源的控制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英国针对土壤污染防治制定了专门的环境保护1990:

PartIIA法案。另外,英国注重对污染的系统防治。污染控制法是英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该法对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实行全面系统控制。英国还在对生活垃圾处理的生活环境舒适法。对危险废物控制的有毒废物处置法和有毒污水处理法中从对各污染源的控制加强土壤污染的防治。

德国针对土壤污染制定了专门的联邦土壤保护法。国土整治法。联邦土壤保护与污染地条例和建设条例等。德国近期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实践主要包括法院的司法判例发展以及土壤污染防治政策的整合两个方面。“

[4]同时,德国意识到仅仅依靠专门的联邦土壤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防治土壤污染是不够的,需要将专门的土壤污染保护法律与涉及土壤领域的其他法律结合起来,实现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化与系统化。德国先后制定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肥料和植物作物保护法。基因工程法。联邦森林法。联邦矿业法。联邦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从不同领域实现对土壤污染的整体控制。

日本针对土壤污染防治也制定了专门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土壤污染对策法。土壤污染对策法施行规则。

日本多次修订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并根据该法对农田土壤中镉。铜。砷等含量进行监测,并对超标土壤予以修复。日本2002年颁布的土壤污染对策法以市区的土壤污染为防治对象,对调查的地域范围。超标地域的确定,以及治理措施。调查机构。支援体系。报告及监测制度等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规定。另外,日本在水质污浊防止法。Dioxine类物质对策特别措施法中也有涉及防治土壤污染的规定。

台湾地区针对土壤污染制定了专门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并制定了详尽的配套法律规范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实施细则。污染整治费收费办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监测基准与管制标准。征收种类与费率等共18项法案,这些法案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相结合形成了台湾地区比较完备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体系。

四。系统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1。系统化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必要性。

系统化之所以成为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目标,除源于防治土壤污染的迫切需要与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认识加深,还源于人类环境保护理念的生态中心主义嬗变与系统论理论的发展。

首先,人类环境保护理念的生态中心主义嬗变要求立法实现对土壤污染的整体性防治。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特性的认识加深,在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缺陷的同时,逐步确立起整体环境观,并逐步形成一种全新的理念__生态中心主义来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中心主义要求生态系统中所有构成要素必须维护生态系统本身的相对稳定,坚持整体主义思想,实现生态系统本身的可持续发展[5]。生态中心主义强调整体性。内在联系性,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视为最高价值。环境法中的生态中心主义是指将人类和自然作为一个生态整体,从宏观上指导环境立法。运行,规范人类行为的一种理念。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性特点及土壤污染源的多样化需要人类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中树立整体环境观念,通过对土壤污染的多源整体性控制,实现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系统论为系统化完善立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具体方法。系统论是对系统科学的哲学抽象,强调整体性。所谓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的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6]。系统论认为现实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和运行的,系统具有多元性。层次性。相关性。整体性等特征,其总是动态运行并保持相对稳定。系统论在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具体运用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中的具体运用是土壤污染系统控制,即对土壤污染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全过程的。多种环境介质的控制“[7]。一方面,土壤与水。大气等环境要素共同组成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因而,进行土壤污染防治还需加强对水。大气等多环境介质的污染控制。另一方面,土壤生态环境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整体性,其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普遍联系而成为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土壤生态环境系统各组成要素在结构上具有层次性。组织性和有序性,在功能上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必须遵从土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规律,对土壤污染进行整体。全过程。多种环境介质的系统控制。

因此,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系统化完善需要以生态中心主义理念为指导,强调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运用系统科学中系统论的方法,来实现对土壤污染的系统化防治。

2。系统化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实现路径。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土壤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系统化立法。系统化立法可以实现防治土壤污染。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并最终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保障土壤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的目标。

(1)修订环境保护法,实现对各环境介质的系统污染控制。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环境保护法已严重不适应时代环境保护需求,亟需进行系统性修订。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最终目标乃是基本法和法典化。“[8]但现在还很难实现环境保护法法典化的目标,目前比较可行的途径是先实现该法的基本法化。基本法化意味着环境保护法可以实现对环境的整体保护。对多污染源的系统控制。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

应明确以独立章节规定保护土壤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引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建立适用于所有环境要素的保护与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创立有效的对各环境要素的开发。保护与污染防治立法的协调机制。

(2)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及配套法规。规章。

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虽是环境保护。污染防治领域的基本法,但限于基本法性质制约,该法不可能对土壤污染防治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针对土壤污染防治,还需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实现对土壤污染的系统控制。

第一,土壤污染防治法在规定预防土壤污染的同时,偏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土壤污染处于生态污染链的末端,目前已有大量立法对其他环境要素的污染防治进行了详细规定,土壤污染防治法无需再将预防类单行法的污染防治内容分解纳入。否则,不仅会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与其他污染防治立法的重复。

第二,土壤污染防治法应坚持生态中心主义理念,树立整体环境观念,引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生态中心主义理念可以加深人类对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认识,促进人类对土壤污染实现系统的污染控制。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是指在土壤污染防治中,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进行土壤污染控制,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种因素,综合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行政。市场和社会的调整机制,实现经济。社会与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7]。11~12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是生态中心主义理念的法律化实现路径,其直接催生土壤污染系统防治的具体法律制度。

第三,土壤污染防治法应系统规定土壤污染防治的各项制度。土壤污染防治法尤其要明确规定土壤保护规划制度。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度。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土壤污染监测与鉴定制度。土壤污染法律责任制度。土壤污染修复制度。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和保险制度,实现对土壤污染的监测预防。使用管理。污染修复和损害赔偿的全过程管理。另外,土壤污染防治法可与在水。大气等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的排污许可制度建立链接,实行排污许可证的备案制度。

第四,土壤污染防治法建立统一的土壤污染监管体制。土壤污染监管体制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得到有效贯彻实施的支撑和中枢,是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战略方针。政策。法律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的保障。土壤污染防治法应明确中央土壤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合理划分土壤污染防治中央主管部门。地方分级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职权,建立有效的各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和严格的土壤污染防治问责机制。

第五,土壤污染防治法保障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权利。土壤污染信息公开是土壤法治的必然要求,土壤污染防治法应明确规定政府有责任主动及时公开土壤污染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土壤污染防治法应注意发挥社区和村委会在土壤污染防治中的作用,委托社区和村委会成员作为兼职监管员,以便及时掌握土壤污染信息。同时,土壤污染防治法应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土壤污染程序化回馈机制,保障公众土壤污染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给予百姓参与土壤污染防治门径。

(3)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土壤环境法治建设的基础,是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执法。司法的依据。应构建一个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的,包含农用地土壤环保标准。场地土壤环保标准。土壤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土壤环境标准样品和土壤环境基础标准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同时,应不断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鼓励地方政府制定严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标准,以满足各地不同的土壤保护需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应能对包括农村土壤和城市土壤的各类土壤规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应能全面综合管理进入土壤的物质及物质留存土壤期间的状况和离开土壤的状况。

五。结论。

系统化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防治土壤污染的保障,可有效解决土壤污染防治原有立法的结构与功能缺陷。系统化之所以会成为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目标,除源于防治土壤污染的迫切需要及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认识的加深,还源于人类环境保护理念的生态中心主义嬗变与系统论理论的发展。人类秉持整体环境观,使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首先,应修订环境保护法,以独立章节规定保护土壤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实现对各环境介质的系统污染控制。其次,应学习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立法经验,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及配套法规。规章。同时,在系统化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系统的综合协调,避免立法重叠,土壤污染防治法在规定预防土壤污染的同时,偏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土壤污染防治法应系统规定土壤污染防治的各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土壤污染监管体制,保障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权利。第三,应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尤其是鼓励地方政府制定严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标准,以满足各地不同的土壤保护需要。另外,水。大气与固体废物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防治情况会严重影响土壤污染防治的效果,还要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立法,加强对其他环境要素的保护,完善水。大气与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立法,通过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公平司法。引导守法,真正实现土壤污染的系统化防治。

[参考文献]

[1]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8)。

[2]朱静。美。日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度对中国土壤立法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1):21。

[3]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724,2012-3-9。

[4]秦天宝。德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与实践[J]。环境保护,2007(10):70。

[5]GeorgeFrancis。EcosystemManagement,33Nat[J]。ResourcesJ。,1993:315。

[6]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0)。

[7]蔡守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的发展概况[J]。政法论丛,2006(3):7。

[8]王灿发,傅学良。论<环境保护法>的修改[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1。

系统论视野下土壤污染防治之立法完善【7832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3287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