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10504
才。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1]。目前共有2800多所高校,其中绝大多数是地方高校。如安徽省的105所高等学校中有103所是地方高论文网校(除了中国科技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外)。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安徽省地方高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地方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必须培养大学生为地方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必须按照顶天“。立地“的基本原则,更加注重接地气“,既要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更要培养基层科技推广人才;既要培养善于创新的人才,更要培养敢于创业的人才;既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又要培养脚踏本省实际的人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始终坚持探索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特色化教学改革,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地方特色的功能衔接。
一。精选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融合地方特色。丰富完善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一般而言,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基本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经教育部社科司审定并组织专家编写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它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可指导和帮助学生运用主义观点认识和把握形势的主流和本质,认清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二是党和国家的内政外交的各项政策。重要会议文件等,了解国情和国策,这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引导学生提高政策水平和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三是理论界学术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这对学生颇具吸引力,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内容。四是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它们就在学生身边,离学生最近,是他们能够真实感受得到的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环节的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2]。而正是这部分内容即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是以往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所缺乏的。安徽省属中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与沿海东部省份有一定的差距。但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皖北是老庄哲学。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皖南有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的徽州文化,皖东有全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凤阳小岗村,皖西则有GM老区红色文化。对这些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丰富充实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而且能够让学生有切身感受,从而爱上这里的土地。爱上这里的人民。爱上这里的文化,立志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中应体现学校特色。安徽省地方高校在立足专业特色,融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找寻到各自的价值追求,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及缤纷多彩的特色。如,安徽农业大学自1984年以来,学校从最初单纯的大别山区科技扶贫逐步走出一条面向三农“。面向安徽。面向未来的科教兴农。科教兴皖。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别山道路“;安徽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敬业乐群。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等等。安徽厚重的历史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使每一所大学都积淀。建构出各具独特形态的文化品格。将形势与政策课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高校为地方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还应结合学生特色,联系学生实际。地方高校学生90百分号来自本省,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许多学生对本省各地区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学生的年级。专业等不同需求也不同。要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之中,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能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总之,将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内容中,既可以保证完成教育部下达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同时又能照顾到地方特色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将国家的要求。地方的关注。学生的需求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既视野宏大,同时又富有特色,内容丰富。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要求形势与政策课必须结合世情。国情。省情和时代特点,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教学,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地方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则必须将地域历史文化。地方风土人情等融入教学中。但地方特色必须掌握一个度“,选择的案例等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要利于地方特色资源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二。凝练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方式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和其它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教学方式可以分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种基本方式,前者主要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后者主要是解决信不信“的问题[2]。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课堂教学。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按照学生是否欢迎。是否满意来设计和选择互动式教学法,如学生分专题讨论。演讲。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演练。专题报告等等方式,侧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互动。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人境互动;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演讲。辩论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生生互动。人境互动[3]。
第二个部分是课外实践教学。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绝大多数班级学生人数在一百人左右,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教师无法接触每个学生,也无法逐一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存在的疑惑。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依托学校网络宣传教学平台,组织学生通过发飞信。QQ。微信,通过电子邮件或微博等网络工具进行答疑。交流。讨论,将现实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并指导学生参加人文社科方面的各种活动,如人文周“活动,思政杯“辩论赛,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新农村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讲座。征文比赛等,形成跨越时间空间的师生。生生互动及人机互动。第三个部分是社会实践。主?x与校团委。学生处配合,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以及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学校校外的实践基地,辅助教学。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国家的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的成效,学生只有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才能感受深刻。每年暑假,各高校的团委。学生处和各个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从选题论证。调查问卷设计。项目遴选答辩,到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再到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的撰写修改,每个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特别是形势政策课老师)都参与其中,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眼看。耳听。口说。脚行。脑思。手写,对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坚定了为建设家乡贡献青春的理想与信念。
这三部分中,课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对课堂有限教学时间内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延伸。这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探索。研究多种切实可行的互动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全体同学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使政治理论和政治信念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切身的感受,真实的体验,从而真心地相信。真正地喜爱这门课程。
三。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内容每半年更新一次,没有统编教材,没有充足课时2004年11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明确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学习,计1个学分。“,给备课。教学。工作量计算等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这门课的管理由校党委宣传部。主义。教务处。各(系)等多部门齐抓共管,造成这门课很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不愿意代,多数学校主要由各(系)总支和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辅导员具有自己的优势:与学生离得最近,对学生了解最全面。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些短板,特别是在省情教育方面。所以,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首先需要建立一支省情调查研究宣讲队伍:将省内省情研究最新资料和成果补充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资料库供教师查阅;请校内外具有广博省情知识并有宣传鼓舞能力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或做专题报告,扩宽师生视野;积极参与省市政府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社科联课题及相关部门的省情研究项目,抓住不同时期省情研究教育的侧重点,推进省情资料收集和研究;不断创新宣传渠道,培养省情校情宣传宣讲骨干,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激发师生建设本省本市的热情。
其次,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需要打破地方高校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各自为战的格局,使教师之间差异互补。优势互取,形成一种合力。这就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师之间多开展协作性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与学习等,以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应经常组织地方高校各课程之间的老师进行示范观摩教学。听课说课等活动,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水平,如同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长三角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各课程的老师之间应相互协调。互相合作。互为评委和互提建议,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使该课程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使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高效。科学的教学体系[4]。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设法使学生能够将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同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四。小结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改革提供了充实的教学资源,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同时,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也提供了鲜活的教育内容,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案例载体,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改革使得地方特色与学校特色生动起来。真实可信而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这不仅会增加教学的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赋予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以新的时代内容,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而增强他们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第三,师资队伍的建设为特色内容的精选和特色方法的凝练提供了人才保障。拥有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正确指导思想。较高专业素养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可以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育形成一批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精品讲座,推进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健康。持续。全面发展。
总之,针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特点,地方高校需要着力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特色化教学改革研究。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地域特色文化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特色教学方式方法紧密结合,坚持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建设,按照统筹大思政。搭建大平台。推进大教学。实现大教育的基本思路[5],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维教学形式积极做好形势与政策教育三进“工作。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优化资源。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提高实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新思维。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当然,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改革不仅仅是以上所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师队伍这几个方面,还必须推动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加强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必须把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作为根本抓手。除了在在教学内容上融入地方资源。教学方法上增强师生互动。队伍建设上注重专兼结合之外,在考核方式上注意机动灵活;申报校级及以上级别的精品课程;以科研教研促教学,要及时总结积累经验,创新教育理念。地方高校之间也要积极配合:除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之间的网上网下交流如听课说课。介绍好的经验外,还要在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料。教师培训。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社会实践。教研科研课题的申报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与联合。
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改革研究
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課特色化教學改革研究【515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3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