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几个问题【4982字】

时间:2023-06-11 08:46来源:毕业论文
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几个问题【4982字】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民族分布地区的一般特点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地处边疆。近几年,随着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民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民族分布地区的一般特点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地处边疆。近几年,随着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生命胚胎“已开始形成,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因此,根据效益型布局的原则,民族地区旅游业应该在哪些地域先起步和怎论文网样起步?旅游业的起步和发展将对振兴民族地区经济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措施?这些,对于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关系密切。

资源与市场: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内在要素

人类对地球空间表面的开发,总是优先开发条件好的地域,然后再开发条件差或开发难度大的地域。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就属于后一种开发型,是人类生产。休憩活动空间不断扩展。深化的表现。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势必加强和深化。

(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

1。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系统庞大。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3.7%。民族地区不仅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五大地貌类型齐全,而且各种旅游地貌发育较为典型。在1982年和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共84处中,民族地区就有38处;1982年和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共62座,民族地区就占23座。民族地区尚未发现的潜在资源还相当丰富,加上有待列入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各地方政府公布的省级。地市级风景名胜区,形成了庞大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体系。

2。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品位极高。旅游资源的价值在于特色和魅力,即品位。民族地区许多旅游资源为全国。甚至世界所瞩目。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连绵的雪山冰峰,其山体的高度。长度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无以伦比;广西的桂林山水,早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闻名世界;湘西张家界,融国内大小名山特色为一体,大片的森林和各种珍稀动物,是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森林公园。此外,云南的路南石林。四川的九寨沟。新疆的天鹅湖。内蒙的阿尔山温泉等,均是著名的佳景胜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列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中,中国被列入五个保护区,其中长白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四个分布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不少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有较大吸引力。

3。民族地区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占优势。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也有不少山景,但大多或因靠近城市的区位而成名,或因文人墨客的渲染而享誉,而真正以自然美而成景的奇山。险峰。雪原。大瀑。溶洞。古遗生物等,均集萃于民族地区。如西藏的希夏邦马峰。新疆的罗布泊。云南的洱海。贵州的龙宫等,这些自然美景是当前旅游市场开发行情看好的类型之一。如果说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以奇而绝取胜,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古而稀闻名。民族地区不仅有距今久远的古人类遗址。古墓葬和众多的壁画石窟。寺院佛塔,而且还有各民族在发展过程形成的生动活跃。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集会活动。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人文资源,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优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源流,这种个性上的独特性必然构成总体上的多样性,因而从总体上看,广袤的少数民族地区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

4。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组合较好。旅游资源在广大民族地区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相对集中,有的则相当稀少。资源集中的地区不同的名胜区间距较近,景区内资源类型多样,结构紧凑,交相辉映。如桂林以三山两洞一条江“为中心的重要游览景点就散布于方圆百里之内,这是旅游资源组合较好的表现。许多民族地区也就是垂直地貌密集组合的地域系统,从而层层分割空间,导致多变的景象,使生物和水体景观因地文要素变化而表现出丰富的景层。如云南丽江玉龙雪山_峡谷_民情结构等,就是绝妙的资源组合。少数民族地区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组合成了民族地区一种人无我有“的独特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开发旅游业的前提性因素,民族地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是其旅游开发的决定性条件。

(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市场分析

1。全球游客总量持续增长。游客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基本上是正相关的函数关系。国际上遵循着这样一种经验判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美元,居民就产生国内旅游动机;达到1000美元,就产生赴邻国旅游动机;达到3000美元,就产生赴远国旅游动机。从国际旅游需求来看,根据世界组织报告,以1989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4亿。国际旅游收入2092亿美元为基数来预测:到1995年世界国际旅游人数可达5.15亿,收入3430亿美元;到2000年世界国际旅游人数6.37亿,收入5270亿美元。上述预测结果是以年均增长4%为条件作出的。而东亚太平洋地区,无论是出境旅游还是接待旅游者,都将是发展最快的地区,在80年代达到了9.3%的年均增长率;到90年代仍将保持这一速度,形成了一个极其广阔而又现实的需求前景。

从国内旅游需求来看,旅游业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成,恰恰处于旅游需求第一层次(300美元)的起点,由此将产生大规模的普遍的国内旅游活动。而且中国人口基数大,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不平衡,目前已有38个城市。8000多万人口达到小康水平,使国内旅游消费档次拉开,形成多层次的结构,每一个层次虽然所占比重可能不大,但其绝对量则会形成一个宠大的市场。

2。世界旅游市场重心向东转移。国际旅游市场格局是在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形成的。近一。二百年来,西欧。北美一直是世界经济的重心,因而它们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一直居于优势地位。进入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增长率持续高于其它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该区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1961年,亚太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110万人次,占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的1.5%,国际旅游收入为3.6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收入总额的4.9%;1990年,亚太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达5000万人次,占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的12%,国际旅游收入达37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收入总额的16.0%,30年内两者分别增长45.4倍和103倍。同期内,世界旅游人数增长5.5倍,收入增长31.5倍。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90年代亚太地区旅游业年均增长速度仍居世界首位。该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次在世界总数中的比例,将从1989年的11%上升到22%左右,旅游收入的比例将从13%上升到30%。如此推算,到下个世纪初,国际旅游市场有可能形成欧洲。美洲和亚太三分天下的格局,即欧洲约占50%,美洲约占20%,亚太约占20~30%,亚太地区有可能超过美洲地区居世界第二位。据世界旅游界行家分析,21世纪,世界旅游中心将属于亚太地区。

3。国内旅游需求强劲。近十几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率先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旅游需求强劲,按人均CNP达到300美元即开始产生近距离旅游的规律来看,外出旅游的人数将越来越多。1990年末,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034亿元,国内旅游约2亿人次。一方面由于休憩观念和方式的变化,许多人已厌倦节假日互相吃请,而乐于纷纷结伴外出旅游,部分人趋向选择神奇的少数民族地区观光;另一方面东部热点城市的景观产品已基本定型,回头客趋于减少,故推出民族地区新的旅游景观产品已构成现实的战略需要。

带动与效益: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作用和意义

民族地区普遍工农业产值不高,商品经济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民族地区通过对旅游业的开发,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产生积极的意义。

(一)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经济的全面发展

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创汇高。收益多。劳动密集型高度综合的特殊经济部门。民族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开发,所增加的非贸易外汇收入,不仅可以平衡区域收支,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区域资源的开发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有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其次,旅游业是一项关联度较高。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产业,开发旅游业,可以带动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景观修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工艺特产。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广播宣传等行业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再者,国际客源流向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旅游者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从高收入地区流向低开发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的大多数地区经济还较为落后,开发旅游业,可以从国际国内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地区的旅游者身上获取一部分收入,并将这些收入向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形态转化,从而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连锁反应“作用,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二)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调整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业所依托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要相互协调配套才能发挥其作用。由于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旅游业所依托的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也较薄弱,而市场又支配着某些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开发不可。于是,这些地区的旅游开发就变成主导产业,促进了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配套发展,使原来聚集程度很小的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相对增长,产业结构由低层低效益向中层中效益甚至高层高效益升级。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增加1名旅游从业人员,需增加5名间接从业人员。因此,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不仅可以扩大就业,而且还可以促使民族地区人口直接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保护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就从客观上要求保护自然环境。恢复和修葺原有人文旅游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不仅要大力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自然风光。野生动物资源,建立和开放相应的自然保护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掘。整理和提炼那些最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历史掌故。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服饰饮食。接待礼仪等民族旅游资源,使这些民族文化的瑰宝得以永世留芳。特别是发展旅游业,要求旅游环境质量要优于一般环境质量,因此,必然要求旅游区维护和恢复文物古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整理和发掘人文风情,而这些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可以起到积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四)旅游开发有利于世界各族人民的友好团结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由过去单纯追求热线景点而转为以历史文物。文化传统。科学考察。民族风情等为目的的小规模旅游。旅游业本身也发展成了一个没有国界的统一的世界性行业。从当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据国家旅游部门近年来的调查表明,国外旅游者对民族风情的兴趣要高于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这充分说明了世界旅游活动的倾向是在对异族风情的追求和向往上。因此,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可以为世界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市场,而且也为世界各国铺设了友好交往的桥梁。特别是现代旅游,实质是一种地区间的文化交流。随着民族地区国际旅游业的兴起,可以有效地改变民族地区长期所处的文化封闭状态,使之经常性地与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民族进步和人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

基础与交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当前,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将遇到一些无法回避的矛盾。目前,制约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迟,基础差,资金严重短缺

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不少刚发现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更短,起点很低,固定资产投入很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原因是:(1)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多以野。奇“特色见长,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而东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许多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其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或分布在距城市不远的地区,旅游开发时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市政设施,从而降低了资金投入的总量。(2)许多民族地区地形复杂,土石方等基本建设单价指标高,同样基建项目的耗资一般要大于东部发达地区数倍。(3)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宣传促销也需耗资,因为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4)民族地区大多数是老。少。边。穷地区,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拨款,同时民族地区引入外资开发旅游的渠道远不如沿海侨乡畅通。(5)旅游市场属二元结构,即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是在相互封闭的状态下运行的,相互间无法实现接待上的余缺互补,因而需要同时建设两套档次上差别很大的设施,实际就更增加了投入。

[1][2]下一页

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几个问题【4982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58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