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回顾深圳海洋旅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都市区迅速发展背景下海洋旅游开发的特点,并对深圳发展海洋旅游的劣势深入分析的此基础上,建议从滨海旅游。近海旅游与海岛旅游三方面入手,倡导建立海陆一体化的海洋旅游网络以及珠三角都市连绵区资源整合基础上的海洋旅游合作区。
关键字:都市型;海洋论文网旅游;深圳;海陆一体化;海洋旅游网络;海洋合作区。
一。深圳都市型海洋旅游现状特点。
深圳都市的发展,在空间上实现了城市区域的全方位覆盖,在人口方面实现了千万常住人口的突破,而在都市生活与休闲方面,周末游和自驾游的兴起使深圳的环城游憩带得以发展。深圳海洋旅游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以东部滨海区所在的龙岗区为例,2000年旅游者人数为95。4万,2011年旅游者人数达到1236。9万,增长了13倍(见图1)。发展至今,深圳的海洋旅游呈现出以下特征:
图片20131014103708。jpg
1。滨海旅游活动逐年升温,滨海旅游地开发呈激增态势。
自2002年深圳提出退二进三“的城市发展策略以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深圳的滨海旅游活动也在政府的提倡下大力发展起来,沿海交通情况的改变也进一步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发展,滨海大道。S359。S360以及盐坝高速陆续建成,大梅沙-小梅沙-玫瑰海岸度假片区。下沙-观音山-葵涌度假片区。南澳度假片区。东冲-西冲度假片区。杨梅坑度假地。较场尾-金海湾度假片区。欢乐海岸。前海片区等旅游地也随着道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2012年大鹏新区建立,明确定位于发展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加快了深圳的滨海旅游的开发进程。
2。近海旅游活动开始萌芽,品牌培育任重道远。
深圳虽然是沿海城市,但深圳绝大多数的人口都是移民而来,本土原有渔业活动对于近海旅游活动的推动近乎于无,这使得长期以来深圳的近海旅游活动处于空白状态。20世纪90年代,康辉旅行社组织深港澳珠江口巡游活动,这是深圳近海旅游的首探。进入21世纪后深圳部分海洋活动先锋爱好者借鉴香港及国外经验在深圳东部展开海洋运动尝试,深圳近海旅游自此萌芽。2007年,深圳帆船爱好者成功推动中国杯“帆船赛成为官方赛事;2008年,国际F1摩托艇大赛深圳站正式落户南山区;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水上项目在大鹏半岛成功举办。国际海洋赛事成为深圳近海旅游活动发展的领航,部分大众性的近海旅游活动逐渐呈现,例如气垫船。摩托艇。潜水。海钓。跳伞。滑翔等。但是,这些近海的赛事。活动发展的时日尚短,多数还处于萌芽阶段,近海旅游的品牌形成于品牌培育任重而道远。
3。海洋旅游全面突破海洋功能区划,渔业与海洋旅游的结合日益紧密。
虽然深圳市海洋功能区划制定了渔业与旅游的海洋区划,但是经过8年的发展,渔业地区与旅游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海洋旅游已经全面突破目前的渔港中的海洋功能区划。渔港中的南澳。坝光。东山。沙鱼涌,养殖区中的内伶仃岛北湾和东湾。内伶仃岛南湾。南澳。鹅公湾。岭澳。东山,人工礁渔区中的东冲__西冲。杨梅坑已经进行了旅游开发。第一产业渔业与第三产业旅游业的结合日益紧密,推动了深圳海洋旅游的大跨度发展。
4。珠三角地区海洋旅游迅猛发展,国家优惠政策加剧海洋旅游竞争。
在珠三角范围内,无论是传统滨海旅游地,还是新兴滨海旅游地都在迅猛发展。珠海作为传统的滨海旅游地,连续10年对其滨海大道情侣路进行改造和延伸,并展开了积极的海岛旅游探索;惠州。江门等地作为新兴的滨海旅游地在海洋旅游产品开发与创新方面走在前列,不仅建设了碧桂园十里银滩。金融街巽寮湾度假中心等新型旅游目的地,也开发了滨海温泉等新型旅游项目。国家给予周边城市的优惠政策更是加剧了珠三角城市海洋旅游的竞争。2011年珠海横琴新区。2012年广州南海开发区相继得到国务院的批复成立。横琴获准实行二线关“特殊制度,南海开发区则获准与港澳进行旅游联动开发,在国家优惠政策吸引下,两地吸引了大量资金进行海洋旅游开发,并迅速形成了滨海产业。在此背景下,深圳的海洋旅游面临的竞争急速增加。
二。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的劣势。
深圳拥有巨大的海洋旅游市场,且随着城市的发展都市型海洋旅游已经起步,但是也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劣势。
1。海洋旅游起步晚,基础设施制约海洋旅游的发展。
深圳海洋旅游发展较晚,滨海地区长期处于闲置或无序状态,虽然历届深圳总体规划都对滨海地区有过设想,但是由于财政倾斜力度不大,加上各区的海洋意识不强,使海洋旅游长期滞后经济的发展。财政支持力度的低下使滨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深圳市区,交通不便。住宿困难。通讯不畅等基本问题成为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的严重制约。
2。海洋城市形象引导不足,海洋旅游发展意识薄弱。
深圳是一个滨海城市,但由于深圳的发展以工业先行,近市区沿海区域又多沦为填海区,滨海地区或偏处城市边缘难以到达。或由于城市污染让人望而生畏,使深圳长期展现出内陆城市而非海洋城市形象。另外,深圳的旅游发展主要依靠口岸入境游客,长期以来主题公园旅游和都市旅游是深圳旅游的主导,而滨海旅游却由于观念的缺乏而长期搁置。
3。海岛旅游先天不足,海岛开发艰难前行。
深圳市周边虽然有100多个岛屿,但是实际上属于深圳且面积超过1km2的海岛仅有大铲岛。小铲岛。赖氏洲。洲仔头四座,这四座岛屿与之对应的陆域较为偏僻,迟迟未能开发。深圳周边其余的岛屿分属于珠海。惠州。香港三地,其开发涉及到行政问题,因此仅有零星的深圳游客前往旅游,却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大规模的开发。
第二,深圳处于边疆地区,改革开放前海疆问题严峻,深圳周边的许多岛屿被列入军事管理或安置军事设施,国防安全这些岛屿的开发也难以进行。
第三,海岛管理之前隶属于渔业海洋局,陆地的旅游开发流程与海洋开发投资的流程不一致,导致海岛开发融资困难。以上原因,深圳的海岛旅游尚未真正起步,仍需艰难探索。
4。海洋旅游开发政出多门,统一规划难以实行私建违建层出不穷。
在深圳行政机构改革以前,海洋旅游的开发需要经规划局。国土局。海洋局。建设局等多部门的审批,但各部门往往自身考虑对海洋开发各持己见,在此背景下,正规的海洋旅游开发往往悬而未决,巨大的市场却又诱使民间投资实行私建违建,造成了目前深圳海洋旅游品质不高却又数量繁多的现状。例如经媒体曝光深圳的海上皇宫“就是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私自建造的,但是它的火爆程度也反映了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在深圳部门合并后,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及规划国土局对海洋旅游开发进行审批与授权,大大简化了政令,但是整合行政力量统一规划开发仍旧任重而道远。
三。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策略。
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特点以及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的劣势,本文从海滨旅游。近海旅游。海岛旅游等构成都市型海洋旅游的三方面入手分别给出发展策略,同时整合海滨。近海。海岛旅游资源形成海陆一体化旅游网络,并构建都市圈之间的海洋旅游合作区。
1。海滨旅游发展策略。
随着深圳都市的发展,深圳的海滨旅游已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圳海滨旅游发展必须实现以城市为依托,陆海互动,保护生态与旅游开发并重。
①与深圳城市发展紧密结合,细分海滨旅游市场,实行都市型海滨度假与郊野型海滨度假区域差异化开发。深圳的海滨旅游发展与深圳的城市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海滨旅游的发展必须与深圳城市发展相适应,海滨旅游的推进深度。开发规模必须与深圳都市发展的阶段相适应,既不能超前发展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可滞后发展导致海滨地区竞争力下降。
目前深圳海滨旅游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和呈梯度的市场结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海滨旅游的市场分析不够,海滨旅游开发过于盲目,因此对于深圳的海滨旅游市场的细分研究势在必行。根据海滨旅游市场的需要将都市行海滨度假与郊野型海滨度假实施区域差异化开发,将便利市民与保护生态兼顾。
②立足珠三角,海滨与陆域互动,以发展旅游综合体为主体塑造国际知名海洋旅游地形象。首先,深圳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发展海滨旅游必须跳出市域局限,立足珠三角,打造国际形象。未来深圳海洋旅游不可避免的与整个珠三角的其他城市展开竞争,同时也必须积极的与其他城市进行合作,把海洋旅游的蛋糕做大。
其次,海滨旅游紧紧依托沙滩部分则地域狭小,海滨地区与陆域互动将极大的增加海滨旅游的腹地范围,构建全方位海陆一体化旅游系统从而提升竞争力,加强海滨地区旅游活动的多样性。例如,大梅沙片区以沙滩为依托,纵深发展旅游地产及高端商贸,并联通东部华侨城景区成为海陆一体的海滨旅游区,大大增加了旅游竞争力。
再次,深圳目前海滨旅游地众多,但欢乐海岸。大梅沙。小梅沙。玫瑰海岸。校场尾。南澳等地均以市民的低层次需求为主,与城市等级相匹配的国际海滨旅游地严重缺失。旅游综合体作为集旅游。地产。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旅游产业集群具备迅速聚集资金,统一规划营销,快速吸收国外优秀经验等一系列优点,能够集约利用海滨地带土地,迅速打开海洋旅游局面,从而塑造国际知名海洋旅游地形象。
③严格保护海滨环境。有序控制海滨土地利用,创建可持续的海滨旅游发展之路。海滨地区地质结构不稳定,大型的建设与开发极易造成海滨地区的毁灭性破坏,同时海滨地区是陆地与海洋交汇之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频繁的人类活动往往给此处的生态系统带来灾难,因此严格保护深圳的海滨环境是深圳海滨旅游的得以发展的前提。
随着深圳城镇化的推进,除红树林地区与东部海滨岸线外,深圳绝大部分的海滨地区都开始为城市建设所用,大规模的围海造陆改变了深圳原有的岸线形状,2011年大鹏新区建立后,旅游城镇化的趋势已经向东部推进,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有效控制海滨土地的利用,严格限制海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从而创建可持续的旅游发展之路。
2。近海旅游发展策略。
①以渔业为依托,改造传统海洋活动基地,促进渔业与旅游结合,迅速打开近海旅游的局面。深圳发展近海旅游首先可以以渔业为依托,渔业是深圳近海产业中最容易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在深圳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通过渔业与旅游的结合,发展渔家乐等类型的旅游项目,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加深圳近海旅游者数量,为近海旅游吸纳人气,从而迅速打开深圳近海旅游的局面。
②以陆域为支撑,兴建新兴海洋活动基地,持续加大近海体育活动的发展,以体育活动促进近海旅游发展。目前深圳的近海旅游非常稀少,除了少量的摩托艇。冲浪。气垫船。帆船活动,与国外的滨海旅游胜地相比,深圳近海活动无论从规模还是种类上都相距甚远。未来深圳发展近海旅游需以陆域的海洋活动基地以及海洋活动培训机构为依托,依托陆上资源,以时尚和前卫的生活方式吸引深圳的中青年人士积极参与,例如潜水。滑翔伞。风筝冲浪等等。同时继续加大近海体育赛事的投入力度,巩固F1国际摩托艇大赛和中国杯帆船赛等国际赛事的已有成果,积极培育其他近海赛事品牌,并衍生近海赛事旅游产业链,例如摩托艇活动在近海旅游中的推广,利用体育活动促进近海旅游发展。
③以近海岛屿为节点,引入新型线路,组织特色化海洋游线,增加近海旅游多样性。近海旅游是滨海旅游与海岛旅游的良好衔接,海岛旅游是良好的节点所在。深圳近海旅游应当构建联接陆地与岛屿的良好路线,集休闲渔业。滨海活动。特色岛屿。近海活动于一身,积极开拓新型近海旅游主题线路,改变以往近海仅仅作为陆地与海岛通道的尴尬地位,丰富近海旅游的多样性。
3。海岛旅游发展策略。
①陆岛联动,改善岛屿交通条件,发展主题式海岛旅游。目前深圳发展海岛旅游的当务之急是提升现有海岛的旅游品质,而交通不便已经成为影响海岛开发的关键因素,以铲岛。小铲岛。赖氏洲。洲仔头等四岛为例,由于交通不便海岛旅游发展十分缓慢。深圳应当实施陆岛联动,积极利用现有的渔港设施增设旅游码头,并积极开发营运线路,实现岛屿与陆地的顺利对接,降低深圳游客赴岛成本。
另外,目前深圳的海岛旅游上处于萌芽阶段,随着深圳旅游产业的发展,海岛旅游必将成为热点,因此预先确立主题式海岛旅游开发,严禁无序开发,达到保护海岛与可持续开发旅游的目的。
②创新岛屿开发模式,尝试岛屿租借开发,增加深圳近海岛屿开发数量。深圳周边岛屿众多,但是多数都属于珠海。香港与惠州三地,珠海。惠州两地经济体量较小,与深圳体制相同,且毗邻深圳的岛屿珠。惠两市鞭长莫及,因此深圳可以尝试创新岛屿开发模式,展开与珠海。惠州的海上岛屿合作,尝试租借开发深圳附近的岛屿,增加深圳可开发的近海岛屿数量,从而全面提升深圳滨海城市形象,是深圳成为集滨海__近海__海岛旅游于一体的城市。
4。海洋旅游网络与珠三角海洋旅游合作区。
滨海旅游。近海旅游与海岛旅游的发展是都市型海洋旅游的三个重要组成方面,从空间上看是从陆地向海洋由近及远的旅游空间拓展。深圳可以充分利用强大的市场里建立海洋旅游网络(图2)。依托海滨旅游,背靠旅游腹地,兴建新型海洋旅游活动基地,完善传统海洋旅游活动基地,开拓近海旅游,积极开发主题海岛,充分利用特色海洋旅游线路,全方位开发海洋旅游。
图片20131014105002。jpg
第一,在海洋网络的基础上,充分依托珠三角都市连绵区的市场优势;在整合珠三角海洋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广佛肇的政策与市场,结合深莞惠及香港的市场优势,并倚借珠中江。澳门的政策优势,构建珠三角海洋合作区,以此为基础向国家申请建立都市型海洋试验区(图3)。第二,尝试对珠江口岛屿群进行整合,从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对这些岛屿进行勘探与调查,然后根据土地适宜性。区位。岛屿特性等进行统一的保护与开发,防止重复建设与无序开发。第三,参照珠海横琴新区二线关“制度,允许粤港澳三地人员在海岛简易通关消费;同时在海上建立粤港澳自由关税区,利用财政手段及关税制度刺激珠江口海洋旅游开发。
图片20131014105059。jpg
四。结语。
深圳发展海洋旅游拥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市场优势,随着都市区的提升与发展,海洋旅游潜力逐步释放。深圳在海滨旅游方面可拓展腹地加强与城市的联系,近海旅游方面需要培育近海活动,开发新型旅游线路,海岛旅游方面在主题式开发已有岛屿的同时,可以租借珠海。惠州的海岛进行发展。深圳海洋旅游需要以本地市场为出发点,探索滨海。近海。海岛为一体的海洋旅游网络开发,同时立足珠三角,积极与广佛肇。珠中江以及港澳的合作,尝试建立珠三角都市区海洋旅游合作区。□注释:①根据2000~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合得出。
参考文献:
[1]保继刚,龙江智。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2005,(02):274-281。
[2]刘杰武。深圳东部滨海度假区发展特点及建议[J]。特区经济。2013,(02):91-93。
都市型海洋旅游发展及策略研究以深圳市为例【5721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