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论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扶贫功能【3228字】

时间:2023-07-02 22:44来源:毕业论文
论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扶贫功能【3228字】

论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扶贫功能

一。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上世纪末,农业生产进


论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扶贫功能

一。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上世纪末,农业生产进入产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后,开始大规模进行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条,由此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显著论文网的成效。首先是总量持续增长。2010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万亿元,比十五“末增长约1。5倍,年均增幅20百分号以上,超过十一五“规划年均12百分号的预期。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达2500多万人,比十五“末增加了400万人;吸纳农村劳动力1500万人以上,农民直接增收2800亿元。其次是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由十五“末的1。1∶1提高到1。6∶1左右,食品工业比重从十五“末的40百分号提高到47百分号。第三是产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东北和长江流域水稻加工。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东北玉米和大豆加工。长江流域优质油菜籽加工。中原地区牛羊肉加工。西北和环渤海地区苹果加工。沿海优质水产品加工等产业聚集区。第四是专用原料基地日益扩大。按照公司加农户。龙头带基地等多种形式,建设了一大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辐射带动1亿多农户。同时,依托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初步构建起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目前由于农民在农产品产后贮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十分严重,据专家测算和实证分析,农户储粮平均损失为7百分号―10百分号,每年农户储粮造成的粮食损失300―450亿斤;产后损耗蔬菜为15―20百分号,水果为10―15百分号,马铃薯为15―25百分号,产后每年损失蔬菜约1亿吨,水果约1400万吨,马铃薯约1600万吨。如果粮食。果蔬每吨按2000元计算,马铃薯按每吨1000元计算,折合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按目前单产水平计算,相当于全国年浪费1。4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

二。农产品加工业在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总体有利的环境。自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仍未烟消云散,但全球经济正在回暖,经济企稳向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一是消费拉动。当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进入食品消费结构加快变化和加工食品需求迅速上升的阶段,这为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是政策推动。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和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实施了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三是现代农业带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日益紧密,为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新科技驱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发酵工程。酶工程。膜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现代技术与装备和一些新材料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些新技术为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发展明显加快。特别是九五“以来,农业和农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支撑农业发展和竞争。保证农民收益。调整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主要农产品相对过剩现象也日益突出,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市场的繁荣,以致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瓶颈“。在主要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后,人们对基本农产品的直接消费趋于下降,而对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品种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低下与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人均粮食400kg,仅是美国人均粮食的1/3,然而却出现销售不旺和农民收入锐减的严重局面,关键问题是加工能力的制约。

三。农产品加工业扶贫路径的实现渠道

在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要坚持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相结合。培育领军企业与扶持中小企业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一)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目前,由于农民在农产品产后贮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十分严重。据专家测算和实证分析,产后粮食损失达7百分号~12百分号,马铃薯。水果。蔬菜损失达15百分号~25百分号,按产地平均销售价格计算,折合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按目前单产水平计算,相当于全国年浪费1。4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

(二)大力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户均人口逐步减少以及食物消费观念的转变,传统主食生产已逐步由家庭自制向社会化供应转变,但工业食品占食品消费量的比例较低。总体而言,它的生产。供应以小作坊。小摊贩为主体,食品的安全。卫生无法保障,现代信息手段。现代物流手段等尚未在主食销售中得到应用。

(三)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升级。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研发滞后,产品结构简单,缺乏整体竞争力。大规模企业的高端设备大量依赖进口,这与装备制造业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必须加强农产品加工机械装备的研究,广泛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进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切实提高的加工装备水平,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四)国家应尽快启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采取以奖代补或先建后补的办法,鼓励农民建设先进实用的初加工设施;应树立主食工业化的理念,营造良好氛围,开展相关活动,加强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大力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应加强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鼓励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应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升级,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

四。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办法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主题,以各大城市及周边市场和旅游市场及外贸订单为目标市场,依托经果林。蔬菜。畜产品等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种植。养殖基地,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工业园为载体,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加工企业群体,形成产业集群;加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深加工化和综合利用化方向发展,形成产业链,走特色工业园之路。

农产品加工区域布局围绕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区域特色农业。有利于突出专业化分工和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有效配套,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标进行调整集聚,中心环节是专用农产品原料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建设。1。畜禽――屠宰加工――肉制品精深加工产品链。2。果蔬保鲜――精深加工产品链。创新流通方式,加强冷链建设,提高果蔬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地方优势果蔬。时令果蔬和加工专用果蔬。食用菌等原料基地建设,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支持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等骨干企业加快规模扩张和延伸,重点发展保鲜净菜。速冻果蔬和特色果蔬制品等主导产品。3。植物油脂提炼――精深加工产品链。发挥竹镇芝麻。油菜籽等油料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精制油。专用油。调味油等精深加工产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油菜籽和芝麻饼粕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4。方便。休闲食品行业。利用当地特色的富硒大米。玉米。山芋和果蔬为原料,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突出营养功能和风味特色,形成休闲食品产业集群。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风向标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重要保证。当前农产品加工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条件,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找到农村扶贫路径的实现渠道。

论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扶贫功能

论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扶贫功能【322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165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