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民自身 10
1。权利意识觉醒 10
2。法律意识淡薄 11
3。心理因素 11
六、对策分析 12
(一)政治 12
1。健全利益表达机制 12
2。构建新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 12
3。正确处理干部与群众关系 13
4。完善预警机制 13
(二)经济 14
(三)法治 14
1。加强农民法治建设 14
2。加强政府法治建设 14
七、结语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一、导言
(一)选题背景
从1978年至今,中国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不管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之而来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法律建设的不完善,行政人员执法不严,监督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极易引起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或者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的地区当中,从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甚至国家的安危。为了国家正常的发展,为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曾经说过:“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吹了,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丢失掉。”也指出:“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因此,主动预防、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农民群体性事件,缓解农村社会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农村稳定,保障三农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事务。
(二)选题意义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管是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结构、还是社会身份结构等都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这就导致原本传统的社会稳定结构受到现实冲击,如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据调查显示,农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占群体性事件比重相对较低,对社会造成的伤害也相对较小。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但是由于农民人口基数大,因此其潜在发生的几率较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依据我国现处的特定社会历史时期,在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农民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愈发的高。如何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的成因,采取怎样切实可行的办法来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不仅是党组织和各级政府所关心的,也是群众百姓所关心的。
二、群体性事件
本文所分析的农民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其中一种类型,是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正式分析农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之前,必须先理解什么是群体性事件,并从中把握农民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定义。
(一)群体性事件定义
国内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较国外晚,在上世纪末期才得到比较大的关注,但也未曾对群体性事件做出明确的、官方的定义。直到2005年,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曾经的中组部副部长李景田提出了“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此后,一些“聚众闹事”、“治安事件”、“骚乱”等说法逐渐被“群体性事件”一词所替代,并在社会和政治领域中被人广泛所应用。 农民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96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