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基于GIS的江苏省高温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3)

时间:2023-11-26 15:10来源:毕业论文
(WSDI)以及极端最高温(TXx)(表1);高程(DEM)来自于ASTERGDEMV2全球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类型使用2010年遥感数据解译获得;人口密度、公共财政预

(WSDI)以及极端最高温(TXx)(表1);高程(DEM)来自于ASTERGDEMV2全球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类型使用2010年遥感数据解译获得;人口密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GDP及医疗机构数量,来自于2010-2015《江苏省年统计年鉴》。

表1 选取的气温指标定义

类别 指标名称 定义 单位

暖昼日数(TX90p) 日最高气温大于90%分位值的日数 天(d)

暖极值 极端最高温(TXx) 年、月的最高气温的最大值 度(℃)

热日持续指数(WSDI) 每年至少连续6天日最高气温大于90%分位值的日数 天(d)

2。3 研究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决策分析方法,它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是计量地理学的主要方法之一[10,19-21]。AHP的基本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步骤:(1)明确问题。搞清楚问题的关键,熟悉问题的范围、各准则、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2)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此步骤中,将问题中的所有要素按照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并把每个组作为单个层次;(3)构造判读矩阵。该矩阵是指以上一层中的某个元素为目标,对该层次中各与之有关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判定;(4)层次单排序。通过步骤3构造的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确定以上一层中的某个元素为目标,该层次中各与之相关要素的重要性,即相对权重。然后要进行一致性验证,不满足条件的矩阵需要修改,再进行步骤4;(5)层次总排序。以层次单排序为基础,用上一层次中对应的要素的(组合)权重与每个本层要素的相对权重相乘,得到该层每个要素相对于决策目标的组合权重。为之后也要对总排序进行一致性验证,不满足条件的需要修改,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2。3。2 高温灾害风险评价指标选取和模型建立文献综述

高温气象灾害风险是指高温气象灾害出现,导致当地经济亏损,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当地稳定的可能性,是高温致灾因子、防灾减灾能力、承载体因子和孕灾环境共同作用的后果[11]。致灾因子是在人类生活区域中,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健康、当地经济及不同人类活动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导致灾害产生的事件,本文选取高温强度(用TXx表征)、高温频率(用TX90p表征)和持续强度(用WSDI表征)三项指标。孕灾环境因子是指灾害发生、发展所需要的场所及其组成要素,受气温垂直递减率和比热容的影响,海拔高或河网密度大的地带高温天气不易出现,海拔低或河网密度小的地带相对容易出现高温天气,故本文选用河网密度和海拔高度这两个因子。承载体因子是指承受灾害的对象,一般情况下灾害发生地的人口是主要承受对象,其次受影响的是该区域内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故本文选取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两项指标。防灾减灾能力因子是指灾害发生前后,当地社会力量应对灾害的防御能力和降低灾害损失的能力。高温将引起灾害发生,给人民带来经济损失和身体损伤,甚至带来瘟疫,而医疗卫生条件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和居民储蓄多的地区,其防灾减灾能力强,适应性高,故本文参考历年统计年鉴,选取江苏省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医疗机构数量三项指标。 基于GIS的江苏省高温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9902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