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构建研究以华严岗门至仪凤门段为例(2)

时间:2018-07-20 21:26来源:毕业论文
一、遗产廊道的概念及特点 (一)辨析遗产廊道概念 遗产廊道概念由美国绿道运动、风景道建设和区域遗产保护理念发展、融合而来[1], 国内外 学者普


一、遗产廊道的概念及特点
(一)辨析遗产廊道概念
遗产廊道概念由美国绿道运动、风景道建设和区域遗产保护理念发展、融合而来[1],国内外学者普遍赞同弗林克(Flink)和瑟恩斯(Searns)对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的概念解读,即“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2]
(二)遗产廊道的特点
遗产廊道相较于绿色廊道、遗产区域保护理论,有其独特性和优越性,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笔者将遗产廊道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四点:首先,遗产廊道是线性景观且尺度灵活;其次,遗产廊道不仅重视遗产本身,还强调周边环境和资源的综合保护与利用;[3]再次,遗产廊道是自然、经济、文化三者并举的综合保护措施,是平衡保护与开发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最后,遗产廊道是集文化、生态、游憩、经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线性开放空间。[4]
随着“遗产廊道”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将遗产廊道概念运用于实际之中,不少学者针对遗产廊道的特点提出遗产廊道的具体构建过程。笔者综合学者观点,总结遗产廊道构建过程为:遗产廊道区域的选择与界定、构建主题(线索)的确定、周边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空间格局的构建及遗产廊道的实施和管理。[5,6]
二、明城墙遗产廊道区域的选择与界定
(一)遗产廊道区域界定原则
根据遗产廊道的概念和特点,选择区域必须为线性遗产,如图1所示,明城墙呈现显著的线性形态,蜿蜒盘踞于南京市的山水之间,满足构建遗产廊道的基础形态要求。此外遗产廊道的选择还应满足四项标准:历史重要性、建筑或工程上的重要性、自然对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经济重要性。[7]
历史重要性即指廊道内应具有塑造地方、市县或国家历史的事件和要素。自明代朱元璋建城墙以来,明城墙经历了太平天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火毁坏、民国时期的城门变更、建国后大跃进时期的拆城风波,见证了南京城的历史变迁,城墙及城门的不断变迁影响着周边居民的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
建筑或工程上的重要性即指廊道内建筑形式、结构、演化上的独特性。明城墙的规模与形制是独一无二的。明城墙现长约25.091公里,规模宏大,是 “世界第一城垣”,仪凤门至华严岗门段长约2公里。而明城墙形制独特,朱元璋建城之时根据地形与战争之需,摒弃四方制,采用依山绕水而建的形制,百年来,城墙、城门的变动时刻影响着南京的城市规划。同时,明城墙作为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中最大、最为坚固的防御体系,南京城墙是中国传统筑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明城墙在建城过程中所使用的建成方法、技术、制度等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8]
自然对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指廊道内的自然要素应是人类居住地形成的基础,同时也影响整个廊道。明城墙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形制,城墙依山傍水而建,山体、水系成为遗产廊道的另一道风景,城墙周边植物种类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提供良好的基础。
经济重要性是指保护廊道是否能增加地方的税收、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等。以遗产廊道模式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推动遗产廊道模式实现其在经济领域的拓展,两者互相推动,共同发展。南京明城墙位于江苏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同时城墙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可以通过遗产廊道构建,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构建研究以华严岗门至仪凤门段为例(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995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