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开发(2)

时间:2018-07-29 21:32来源:毕业论文
然而近年来由于对历史 建筑 的保护不力,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解读以及对经济效益的一追求等问题,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过度开发与破坏性重建等


然而近年来由于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力,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解读以及对经济效益的一追求等问题,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过度开发与破坏性重建等严峻考验。作为无锡市四大历史街区之首,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承载了太多无锡记忆,酝酿了太多无锡道,彰显了太多无锡个性。因此,寻找到一条适合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的道路已是迫在眉睫。
    本论文主要结合相关成熟的理论,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开发。同时,对当前无锡清名桥街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清名桥,乃至整个无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的模式,实现其作为历史遗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等。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逐渐提高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关注度,在不断的改造与开发中发掘其新的功能。但不可置否的是,这些将破旧城区“改头换面”的做法,看似使其焕然一新更贴近现代人们的生活,实则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破坏,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相对而言,国外很多城市就要比国内做的好得多,早就意识到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性,并给予足够重视,将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开发、文化传承、挖掘潜在价值等各方面提上城市规划建设的日程,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再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更能带动整个城市乃至区域性的传统文化复兴。
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优秀理论研究成果对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开发的方法及过程、产生的问题及后果进行探讨,并形成合理而有效的问题解决措施。在总结经验教训后,以期能够对今后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的模式和道路有典型而现实的意义。
2 历史文化街区内涵及特征
2.1历史文化街区内涵
    20世纪在历史风貌保护方面有深远影响力的国际性宪章有《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内罗毕建议》、《华盛顿宪章》,这些宪章都曾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做出一定阐释,最早体现在《雅典宪章》中:“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应予以妥善保护,绝不可以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损毁和破坏”。在此之后,《威尼斯宪章》有过明确阐释:“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不能仅局限于保护单体建筑本身,更应保护其所处的环境”;而在《内罗毕建议》中则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是对过去本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为社会多种多样的文化生活提供历史背景”。《华盛顿宪章》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涵义进行了高度概括:“城市中的历史街区以及它存在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应作为整体予以保护。”[1]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最早是在1986年提出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文化街区的含义一直在完善和发展,直到2005年由国家建设部发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对其正式进行了定义:历史文化街区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而其中历史地段是指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2]
2.2历史文化街区特征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认识不尽相同,我国专家学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阐释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王景慧认为历史街区的界定应具备三个标准:(1)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2)有真实的历史遗存;(3)具有一定规模,视野所及面貌基本一致[3]。阮仪三则认为历史街区应包含以下几大特点:(1)历史街区是有一定规模的片区,并具有较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2)有一定比例的真实历史遗存,携带真实的历史信息;(3)历史街区应在城市(镇)生活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具有活力的地段[4]。 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开发(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2068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