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都在加快,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大批青壮年涌向城市,留下了大量农村留守老人。农村留守老人是我国的弱势群体,他们遇到困境能够获得支持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本研究主要以需要层次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法和个案访谈法,从徐州市坡里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方面、经济方面、医疗方面、情感方面分别进行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社区层面、家庭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32217
[毕业论文关键词] 留守老人;社会支持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根据第优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有一千七百多万,占总人口13.26%,相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比重上升了2.93个百分点。以这样的增长速度,预计本世纪40年代后期将形成老年人口高峰,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有望达到30%[1]。
由于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而他们已经年迈的父母就被留在农村,看守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这类农村留守老人由于年龄增长、子女不在身、身体状况日渐变衰,面临生活照料、经济、医疗、精神慰藉等一系列养老问题,他们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在生活照料、经济、医疗、情感等方面需要获得支持,然而由于留守老人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现有政策的局限性,老人们自身掌握得资源有限,他们得到来自政府、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社会支持非常少。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应该多关注农村留守老人,通过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现状去帮助他们切实解决生存问题,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第一,从社会支持的理论视角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弥补了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的不足;第二,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现状和需求,分析其在社会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根据研究结果,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解决措施。
2.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第一,对于留守老人自身的意义,农村留守老人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在生活上面临很多的困难,而且他们拥有的社会资源很少,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并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以解决他们在生活照料、经济、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问题;第二,希望本次研究能够引起政府和相关的社会组织的关注,对他们在完善农村留守老人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具有借鉴作用,从而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相关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和支持;第三,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困境问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1.留守老人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年进城打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大部分老人被留在了家里,即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老人。庄文静、王晓梅认为农村留守老人是指子女每年在外务工时间累计在 6 个月及以上,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老年人[2]。有的学者还认为,农村留守老人是指常年居住在农村的老人,他们的子女及子女配偶由于外出务工常年不在本村居住。本文将留守老人界定为:常年居住在农村,其全部子女或者部分子女外出务工或者常年不在本村居住,年满55周岁的农村老年人。 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研究: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2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