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研究背景
文献传播活动由来已久。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载体,可以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文献”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八佾》中,朱熹认为“文,典籍也;献,贤”,所以此时的“文”指的是经典著作,“献”指的是古代大家的言论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献的定义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依据国际定义文献乃是一切情报的载体。我国1984年出台的《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本文研究的对象的是科学文献,即承载科学知识的文献。
周庆山[1]认为文献存在的意义在于传播,倪波[2]表示文献本身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并不大,文献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才能充分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文献传播是指人类的文献交流互动分享过程,是使得文献所承载的信息活化的过程。文献传播是文献得以发挥存在其价值的过程,是人类知识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人类文明的发展传承离不开文献传播。
文献传播的思想已有悠久的历史。文献传播思想在周代就开始萌芽《周礼》一书就记载了“辟藏说”。砰者,取、用也,藏者,保存也。唐代魏征在为《随书.经籍传》所撰总序中,从书籍的内涵和其威力出发,第一次提出“藏用”之说,认为“藏”的目的,一是在于“学”,二是在于“教”。清代周永年认为“书籍者,所以载道纪事,益人神,智者也。”李大钊认为,“想教育发展”,“非依赖图书馆不可”。
文献是储存人类知识的重要载体,文献传播是普及人类知识的重要手段。然而人类新知识的孕育产生则依赖于学术传播体系中所有成员的交互作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是学术传播体系的核心概念,文献传播是学术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术传播体系中重要形式的科学文献传播,直到上世纪90年代前,在其体系中,出版者充当主角,作者(科研工作者)、出版者、用户(图书馆或读者)之间是线性传播关系[3]。就像在文艺复兴时期手抄本被印刷出版代替的本质一样,当今人们使用计算机网络正在从根本上创造一种生产与传播科学成果的新方法,对学术传播系统功能与内部结构产生着重大影响。科学文献传播借助于网络与计机技术,突破了原有的出版者掌控的以“本”为单位载体传递的局限,出现以单“篇”科学论文为单位、多点揭示信息特征与内容、多种链接关系交互的立体网状节点式的学术传播和交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文献越来越普及。较纸质文献,电子文献[4]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传播速度快。电子出版,缩短了作品见刊的时间。二是传播范围广,互联网遍布全球,电子文献可以在互联网存在的任何地方传播。三是传受者交互性增强。电子文献改变了文献由传播者向受传者单向传播的特点,文献传播者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更多的参与到文献传播中去,积极反馈,文献受传者并不一定一直是接收信息的一方,有时候其也可以作为文献传播者,电子文献的出现使得文献传播朝双向或者多向传播发展,改变以往的传播结构[5]。四是文献传播渠道的组分发生变化。五是传播效果生动。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网络环境下科学文献的传播。
1.2 研究问题
我国文献传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始集中于文献传播的基本理论,文献传播的概念、文献传播的渠道、文献传播的特点。文献传播要素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关于文献要素的研究多基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对于文献要素的研究多集中于单要素,甚少探究文献传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课题主要探究网络环境下新研究领域成长阶段科学文献传播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拉斯韦尔5w模式为指导,定量和定性的探究互联网背景下文献传播要素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预测文献的增长变化。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和文献增长规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作者要素为例探究文献传播要素在各成长阶段相互作用以及关系的变化。以期发现科学传播的内在机理,为改善文献传播效果以及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新研究领域成长阶段中科学文献传播要素的相互作用研究(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30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