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41
绪论
(一)研究缘起
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却始终被排斥在城市主体之外,无法与城市居民共同享受来自城市发展的成果,这对他们来说,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换来的却是被歧视被排挤被边缘化,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不得不让我们深思。笔者正是看到了这样种种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才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上来。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导致农民工长期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农民工在社会关系、心理、文化和政治参与上长期被隔绝,从而与城市主流社会隔离,并逐渐被边缘化。 尽管我国已经逐步取消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但是,这一制度的遗留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推进改善的步伐。
(二)研究背景
1978年改革开放期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随之大量的民工也涌入进城市中。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最开始的农民工主要以建筑业为主,再后来就是以制造业为主。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我国 2013年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达到2亿之多。 农民工流入城市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最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民工在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等问题上均处于弱势地位,其工作和生活还游离在城市正式制度和社会组织之外。然而,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不仅是农民工自身的问题,也是关乎整个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公共管理问题,更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融合其实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和结果,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其实是处在一张无形的网里,这个网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网络”,于是我们可以说社会网络就构成了人们互动的网络图,而且这个网络是相对稳定的,人们通过日常的互动和交往,进行多种不同的交换,形成互惠的网络关系,为网络中的每个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而这些支持和帮助可能是物质上的、情感上的或者信息上的,群体成员可以共同享受这些交换带来的便利和支持,让团体内成员更加团结地凝聚在一起。笔者正是从这样一个认识出发,以社会支持网络的视角来探寻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状况,也借此进一步寻找出社会支持网络背后能帮助农民工进一步融入社会的积极因素和潜在可能性。本课题主要是建立在对上海X区市场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尝试性探究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以及作为社会工作者,该如何介入到其中以帮助城市外来人口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系统,争取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以尽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
(三)研究意义与目的
人口流动与迁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外出务工使得农民工的生活场域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迅速转换为工业化大都市,使其经历着再社会化的过程,其社会联系和社会网络得以重新构建。农民工在城市重建社会网络的过程也是延伸其人际关系的过程。 “人脉”的内涵与我们所要探讨的社会网络的概念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也是一种社会资本。“人脉”对于离开家乡进城打拼的农民工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是农民工改善其经济、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是其进入并最终融入城市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人脉网络对于在城市谋求发展的农民工群体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民工问题是社会转型阶段的必然产物,因此很难说有立刻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而对于农民工来说,其自身力量也是十分薄弱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帮他们架起支撑他们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让社会的外部力量来帮助他们成长和改变,让他们获得来自其他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以使他们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这也是本文立题的初衷。本文也尝试就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此来推动农民工社会融合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状况的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3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