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之前提到,初时社会工作基本由政府主导,政府承担的智能也由此增加。在我国政府的职能相当多样化,但政府一力承担也有其劣势,社会工作灵活性不高。政府虽有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责,但不可能事无巨细。如今我国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转变,社会工作体系也相应不能依附于政府。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由此产生并壮大,逐渐承担了政府管理社会工作的职能,改善政府的管理模式。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3.1 理论框架
1、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由泰弗尔等人提出,他们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所在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文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
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认同,在于他们为需要帮助的对象提供服务的过程。他们的自尊,不仅是社会工作者这个身份,更是在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给予的配合和认同。
2、马斯洛需求理论:
也称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由马斯洛提出,他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我国社会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对这些社会工作者而言,他们做着繁琐的工作却拿着并不乐观的工资,而且上升空间也不理想,某种程度上而言,还在为温饱问题担忧,很难再提去实现更深一层次的需求,更不必说对职业本身的自我认同。
3.2 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
1、访谈法:通过对社区中三位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对社工身份的态度以及期望。这三位工作人员分别是章某,女,37岁,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社会工作超过10年;吴某,女,36岁,硕士,从事社会工作不到一年;杨某,男,29岁,大专毕业,从事社会工作5年。
2、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相关的文献,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来确定本论文的调查方向和研究内容,并进行引用。 社工职业化过程中的尴尬处境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3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