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零风险理财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文献综述(9)

时间:2017-02-28 22:13来源:毕业论文
若某种证券预计的收益率等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计算出的期望收益率,则该证券为投资者提供的收益率与其承担的风险相匹配; 若某种证券预计的收益


若某种证券预计的收益率等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计算出的期望收益率,则该证券为投资者提供的收益率与其承担的风险相匹配;
若某种证券预计的收益率高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计算出的期望收益率,则该证券为投资者提供的收益率高于其应得的收益率,即目前证券的价格被低估;(低于则反之)
(2)套利定价模型
套利定价模型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扩展,其理念为投资者期望获得的收益率由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溢价两部分组成,但是风险溢价会受到多种不同风险因素的影响(这正是不同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之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认为风险溢价只受市场风险一个因素的影响)。
套利定价模型的有关参数可以根据多因素模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
多因素模型数学表达式:
      Rit=αi+βi1F1t+βi2F2t+…+βikFk1t+ it  (1.2)
Rit :第i种证券在第t期的收益率(t=1,2,…,n);
αi :第i种证券在其影响因素不存在下的收益率;
βij :回归参数,反映第J种因素对第i种证券收益率的作用程度;
Fjt :第t期时第j种影响因素的价值(j=1,2,…k);
 it: 第i种证券在第t期的随机因素;
3、零风险的含义
 “零”风险在这里不是指一点风险都没有,所指的是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i=RF+βi(Rm-RF)中RF  可以为零,再套入Rm,再通过证券市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βi(证券i的风险系数)或β系数最终算出收益。
4、面对风险的正确态度  
一般人对风险的认知偏差,主要是来自于:当媒体、企业或政治人物对于某一种风险“过度重视” 或“存心欺骗”时,会使人们“高估”风险,使该项风险变得更加恐怖;而在“刻意忽略”时,民众就有可能无法正确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其结果是:一般人越来越害怕相对微小的风险,而刻意忽视其它更大的风险。
一般来说,风险是用“相对风险(与其它风险相比)”与“绝对风险(发生的机率)”两种方式来形容,这两者决定了个人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以及该不该花大成本进行风险的交换。
只不过,一般人对于风险的认识,不是“太过高估”,就是“太过低估(也就是所谓的“乐观偏误”,人们容易比较乐观地看自己,例如在被问到开车技术、聪明与直长相时,大部分的人都会说“在平均水平之上”)”。
之所以导致这样的结果,作者归因于一般人的“直觉判断”,而不是“理性思考”。
过去根据专家对理财大众的接触,不管是投资股票、基金、其它金融商品,或是购买保险,似乎也总是存在着两极化的差异—坚信“吉人自有天相”与“自己艺高人胆大”的民众,不是完全斥保险为无用之物,就是把亏损风险抛到九霄云外去。
至于个性谨慎、保守的人,则是一个劲地透过拼了命地买保险,以及“不做任何投资(只认定“钱放在银行”才是最安全所在)”的方式,表达出对任何一丝风险的不耐及忧虑。
尽管上述几种极端的作法回异,但是对投资理财大众来说却是影响深远。因为对风险“过犹不及”的评估,都将会使后续的投资理财行为,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惨败,或是将资金浪费在低效或无效的标的上,让每一元钱的杠杆报酬率降低。
投资理财大众需要有一个面对风险的正确态度及认知:第一步应该是“健康地尊重科学过程(一般来说,媒体与专家顾问的言论,普遍失之偏颇)”,其次是“相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第三是“控制风险牵涉到‘交换’,并且要谨慎地考虑风险及成本”。 零风险理财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文献综述(9):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356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