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本文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对城市安全文化评价,其难点在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因此,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层析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和未确知测度两种评价方法对城市安全文化进行评价,以期获得符合上海实际的评价结果。
1.3.3 技术路线
本文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本文的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发达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2 城市安全文化理论综述
2.1 安全文化
2.1.1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1) 安全文化的起源
1986年,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评审会上”上“核安全文化”概念被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提出。
1988年,“安全文化”作为核电厂的基本安全原则之一被提上议程。国际核安全咨询组论述了这一观点的提出。
1991 年,随着“安全文化”小册子的正式出版发行,核安全文化的序幕渐渐拉开。
1992年《核安全文化》一书经翻译,中文版正式在国内出版。这昭示着安全文化逐渐开始登上世界的大舞台。
1993 年11 月,第二届世界安全科学大会确定“生活、生产及其环境的安全科学”为主题,安全文化从“核安全文化”辐射到大众安全文化。
2005 年 2 月 28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召开的全体会议,李毅中第一次提出了“安全生产五要素”的概念。这些要素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5个要素,其中安全生产的最核心要素是安全文化。
2009 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加强建筑业坚持安全观发展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安全生产年”这一任务的提出在全国各地开始落实[13]。
综上,可以看出安全文化实现了从核安全文化、航空航天安全文化等企业安全文化,逐步拓宽到全民安全文化的飞跃。安全文化也是人们在安全管理实践中不断积累的安全经验的一种升华。
(2) 安全文化的发展
随着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安全文化可以分成四大阶段[14],见表2.1。
表2.1 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阶段
各时代的安全文化 观念特征 行为特征
古代安全文化 宿命论 被动承受型
近代安全文化 经验论 事后弥补型
现代安全文化 系统论 综合型
发展的安全化 本质论 超前、预防型
按照人类安全生产活动与科技进步的角度,探讨人类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4],见图2.1。
从安全生产活动及科技进步的视角看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历程
2.1.2 安全文化的概念与内容
由于对安全文化的不同理解,就导致安全文化不同定义的产生。本文归纳出关于安全文化定义的论述,一般分为“广义说”和“狭义说”两大类。具有代表性的安全文化定义分析[14]见表2.2。
表2.2 安全文化的典型定义对比
分类 定义者 定义分析
徐德蜀 在人类实践的一切安全领域内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罗云 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安全精神、观念、行为以及物态安全的总和。
冯昊青 安全文化是个人和群体的价值观、意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综合的产物,工作作风,承诺的安全管理上和熟练程度起决定性作用。 上海特大型城市安全文化建设(4):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3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