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公益创业能力核心包括三个部分:有利于公益创业的态度与个人特质、恰当的自我社会定位与合理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有良好社会适应力[4]。也就是说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人格特质外,还必须具备符合主流价值取向的世界观、沟通应对能力等。虽然这些特质的形成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个方面的影响,然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就如同家庭的一面镜子。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5]。
实际上对公益创业能力的认识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由最起初的简单认识到现在顺应市场、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证报道中都进一步证实了,单一的专业技能、终生固定岗位、“铁饭碗”等被视为公益创业能力低下的表现。当今,社会、市场需要的是能够应对职业压力、实现个人价值、胜任变化复杂工作环境的综合人才。因此,现在所要求的公益创业能力包含了能够缓解压力的积极人格和实现自我的职业定位并且具有应对瞬息万变市场的职业技能和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特征日益明显,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导致高等教育的竞争愈发激烈。大学生公益创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社会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原则下对大学毕业生精挑细选。作为大学毕业生个体,在现实社会的影响下,其服务社会、适应社会、赢得社会的成才观念逐渐清晰,适应现实社会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高校、社会、大学生三者之间的一个重要交汇点便是“公益创业”。因此,一个直接反映高校办学效益、大学生竞争能力、社会市场对高校评价及其毕业生择取标准的评价参数便应运而生,它就是“公益创业能力”。
所谓公益创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公益创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大学生的公益创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这一概念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包含。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学习能力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公益创业能力的基石;思想能力是指思维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和政治鉴别力、社会洞察力、情感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它是大学生思想成熟与否的标志;实践能力是指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公益创业环节中的点睛之笔,是各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外化体现;适应能力是指在各种环境中驾驭自我的心理、生理的调节能力,它是大学生公益创业乃至完成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职业角色顺利转变的关键。在公益创业能力的构建元素上,可分为个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即智商(IQ)与情商(EQ),或称智力资本与能力资本。智力因素是个体生存发展的“硬件”,而非智力因素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软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教育与市场接轨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已基本实施了由封闭性的应试教育向开放性的素质教育的转轨,学校教育的目的便是人尽其才,使之能够服务于社会。高校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者到劳动者转变的加油站,是学生从事社会职业角色准备的竞技场,“公益创业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正体现了当前社会求才、大学生个人成才、高校育才多方面的特点和需要。这一概念有其明确的目的和深远意义,有其充分的生存依据和发展空间。 大学生公益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4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