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产业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合二而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体的特点,使得出版导向成为最重要的产业评价标准。只有在出版导向上保持先进性优越性,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导向的正面能量。否则,如果导向出现方向上的错误,产品传播力越强,社会效益反而越差。撇开正确的文化导向不谈,市场本身的导向对市场主体对于产业而趋势的判断提出的严格的要求。
在面临读者日益苛刻的阅读要求的情况下, 图书出版业市场细分结构出现变化,根据开卷信息的分类方法,图书市场按照内容与功能的差异可以区分为教辅教材、社科、文艺、少儿、语言、科技、生活休闲、综合图书8个不同类型的图书,每一种类型的风格特点、竞争激烈的程度、消费的群体都有所不同。随着图书行业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读者群众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阅读媒体载体的不断升级发展,图书市场渐渐向受众较多的图书类型靠拢。根据开卷信息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社科、文艺、少儿、社会休闲四大类图书的出版销售总量占所有图书的六成以上,大众图书发展成为图书出版市场的主体。近年来,文艺及少儿类读物的增长趋势愈发稳定,前景一片良好。
现如今,中国图书市场具有明显典型的“二八法则”特征,即指在图书销售排行榜上面占比例较少的优良图书反而能卖出占极大部分市场的比例,根据分类信息公司针对实体书店统计的数据,2014年中国市场共计销售132万种图书,仅销量排名前5%的图书的销售额就占了整个图书市场的63.53%,而这种现象在网上销售渠道更加明显,所以,所谓“畅销图书”就成为了拉动中国图书市场发展以及图书出版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在这种前提下,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在近年来逐渐呈现一种病态的发展,大量的作者、作家、出版社、图书公司,仅以谋利为目的,取代了以前对图书的精益求精,甚至市面上流通着很多类似《教你写畅销书》、《100种让你的书成为畅销的方法》这种畸形的理论书籍。在面对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抉择中,中国社会出版业出现了大批选择经济效益而忽视人文影响的滥作,极大影响了中国图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章 图书出版的社会效益及影响
所谓社会效益,在我的个人理解中即是指图书出版后可造成的人文影响或人文价值,在书籍中所蕴含着的文化价值。
随着科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读者对于图书的要求日益苛刻,图书的出版与发行作为传播、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必须肩负起满足读者对知识与文化的需求。书籍是知识传播、信息记录、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这种前提出发,书籍即是人类进步的钥匙,书籍存在的意义亦在于此。书籍在人类生活中站着这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图书发行与出版行业的极速发展,为人类信息、知识的传播、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众读者对于读物日益苛刻的需要促进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也带动着大众读者阅读的质量与数量的提高,两者互相促进发展,积淀民族文化底蕴,提高民族人文素养。
第四章 图书出版的经济效益及影响
所谓经济效益,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即指图书的发行出版给发行商、出版社、图书公司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或者是经济价值。
在图书创作、发行出版、销售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商品性质,会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这也是现今市场发行商、出版社、图书公司赖以生存的效益来源,并且由于图书出版发行过程中本身也需要大量的费用开支,所以一定的经济效益无论对于读者还是发行商、出版社、图书公司都是必须的也是应当的。 一体两面—畅销图书排行榜与最差图书排行榜(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4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