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实践基地建设困难重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日益扩招,高校面临的就业学生也越来越多,在学生实习方面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在财力、人力上的支持力度上也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加之社会上能够提供的实习岗位的单位没有明显增加,致使实践基地的数量越发不足。同时,一些企业出于在财力、人力成本等方面考虑,往往把大学生的实习看做成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在接受学生实习方面积极性不高,导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Team》杂志对国内企业的调查表明:超过70%的企业已经开始不愿意接收实习生,认为实习生不方便企业管理的有63%,有8l%的企业表示不会为实习生提供任何补贴,不少现在有实习生的企业也表示准备逐渐淡出大学生的实习教育,大学生实习教育已经步人了尴尬的境地[7]。
2.2.2校企双方权利与义务界定不清,合作项目不具体
现阶段校企双方共建实践基地往往停留在口头协议或简单的书面协议上,对于双方合作的事宜缺乏详细的规范:既没有规定学生实习的具体内容,也没有规定监督、考核的措施,只是简单的安排一下参观学习,更进一步的则是安排学生跟着车间师傅学习,至于如何学习,学习之前要准备哪些知识与要求都没有可遵循的规章制度。企业出于担心学生的安全与公司的机密的考虑,给实习学生的提供只是一些简单、琐碎且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实习生的权益难以维系,学生抱怨的同时,企业也没有缺乏动力。同时,由于之前对于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做具体解释与阐述,为以后解决实习生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突发问题埋下了隐患。
2.2.3实践基地管理宽松,学生实习热情不高
实践基地的管理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发挥不可缺少的作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习工作的进程与质量。从目前大学生实践基地的运行状况看,大多都存在着管理松散、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在实际实习之前都没有进行过科学合理的专业培训,即使进行了相应的培训,也是马马虎虎、匆匆了事,安全考试也是走个过场,应付一下。他们对于自己将要进入的部门了解的甚少,对企业的安排情况不了解,对自己实习的内容、实习的目标,要完成的任务没有明确的方向。此外,学校方面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师资配套,缺乏与企业的及时沟通与协调;配备的老师大多是为了应付学校安排的任务,敷衍了事,没有发挥好其指导、沟通桥梁的作用。很多学校只是从学生提交的实习日记、周记与报告来判断学生的实习情况,没有真正做到为同学、企业服务。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实习变得无章可循、秩序混乱,使得学生不能很好解决生活、工作中用到的问题、不能深入的进入到企业的生产运作中,学生的实习热情日渐消退。
2.2.4实践基地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实习效果不佳
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学习、工作的场地,在大学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正常运行需要的相应的制度进行维护,以此保证其正常发挥它的桥梁作用。然而现实中的实践基地基本上没有配套的制度,工作人员如何配备,基地如何运作,学生如何培训、监督、考核,企业、学校如何验收等相关制度都没有科学、详细的进行规范。学生在实习工程中没有相关的制度进行管理约束,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进行指导。从实习过同学中了解到:他们在简单培训之后,就被企业分配到各个部门、车间中去;接下来的实习完全靠师傅的带领,有活干时还好,帮师傅打打下手;没活干时基本上都是无聊的度过,收获微乎其微。这种缺乏制度约束、指导的实践基地好比没有规章制度的企业一样效果不佳、难以运行。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新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构建研究(4):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5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