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我国人才中介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2)

时间:2020-05-26 17:55来源:毕业论文
一、人才中介市场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人才市场的概念 人才资源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人力资源中处于较高层次的部分,着重强调的是人力

一、人才中介市场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人才市场的概念

人才资源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人力资源中处于较高层次的部分,着重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拥有一定专业技能、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管理能力的员工。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人才市场逐步融入到整个市场体系中,我们称之为“人才要素市场”,简称“人才市场” ,我们通常认为人才市场是人才与企业双方直接沟通、见面洽谈的场所,中介机构作为二者的“中间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流动方向。人才市场又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才开发、配置、利用、流通以及经济利益实现的客观机制与环境的结合。人才市场是调节人才供求平衡的基础机制,是市场组成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人才市场的中介机构是指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中介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的专营或兼营的组织,并逐渐形成了事业型、盈利型、利润型三大类型[1]。也就是说人才中介机构是人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介机构的规范发展是人才市场繁荣的前提和条件。

(二)人才中介市场的发展阶段

1983年沈阳人才公司的成立拉开了我国人才中介机构发展的序幕,次年上海也有了本地的人才中介公司。回顾这3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的人才中介市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

第一阶段:1978年—1982年,是人才市场的萌芽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支持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倡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对人才的闲置问题有了初步的解决。

第二阶段:1983年—1991年,是人才市场初具规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传统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被逐渐搁置,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以及崭露头角的人才中介机构,并以很大的影响力在逐渐扩散。到80年代中期,我国便率先在沿海地区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人才中介市场的形成。

第三阶段:1992年—2000年,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民办企业、合资企业、外商企业等出现在中国的市场中,人才的流动量逐渐增大,涉及的行业范围逐渐增多,中介机构所要面临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将流动劳动者的档案管理更加完善、如何制定合理的中介费用培训费用,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等都给人才中介机构提出了不小的挑战。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劳动者已不再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理念,而逐渐迈入社会,同样社会中也需要劳动者来创造价值,中介机构就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在这种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中介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以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甚至一些国营的重点骨干企业也纷纷设立自己的人才中介公司。至此,我国的人才中介机构发展到了几千家,数量较前期成倍的增长。

第四阶段:2001年至今,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转型期。这意着我国不仅要与国内的中介机构进行竞争还要与国际人才中介机构有全方位的接触。信息的大融合、技术的大比拼使得各地的人才中介机构不得不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制定出新的吸引人才的方案,提出新的理念。2001年10月1日,国家人事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1号文件《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再次强调“要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3]。政府的介入使我国的人才中介市场体系开始步入更加规范、开放、有序的新阶段。 我国人才中介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5290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