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领域多数的学者都比较认同Diener等人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界定,即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主观幸福感包括认知方面和情感方面,认知方面由具体领域的生活满意度和总体生活满意度组成。他认为主观幸福感包含三个特点:①主观性,指对它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行动者本人内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②整体性,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既包括认知评价也包括情感体验,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③相对稳定性,指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会受个体情绪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但短暂的愉快心境不一定形成长期的幸福感,大量研究也证实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4]。
2.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西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从最初的描述比较,也就是研究集中在人口学的角度,对不同群体的幸福感进行描述和比较,发展到后来的理论建构,一系列的量表与理论依据的产生,直到近期的实证研究,深入了解幸福感的多层次的心理过程,更好的确定其发生的因果关系,并且试图在其中加入心理过程的干预,这都表明了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工作正走向更加成熟的阶段。
然而我国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大约落后于西方国家30年。而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而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开展开来的[5],并且研究对象更多的的集中在一些特殊人群上,例如:女性、青年、患者群体等等。研究的内容大都是关于在某一时期主观幸福感的特征,或者研究在同一个时期之内的不同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状况。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方面,我国学者主要使用的是引进的测量幸福感的量表。现在比较流行的测量量表有生活满意度量表、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情感量表等等。这些量表在我国都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为我国幸福感的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3.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1)定值理论
定值理论认为人的主观幸福感是由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人格特质或者是某一些生物学上面的因素所决定的,这种个体幸福感的水平在人成年之后是基本上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的,它的点值是基本恒定不变的。
但是这个理论不能够解释生活事件所引起的幸福感长期性改变以及某些人幸福感水平的易变性等问题。
(2)社会比较论
社会比较论认为幸福以及不幸的感觉的来源是理想的标准和现实状况之间的比较所得出的差距,现实的状况超越了认定的标准,个体与周围的人在相比之下产生了优越感的同时时,就会产生主观幸福感;现实的状况无法达到个体认定的标准或者与其所在的人群比较感觉变差的时候,就不会产生幸福感。周围的人、 过去的自己、自我认定的理想标准、他人对自己的期望等等都很可能成为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加以比较的对象。
(3)文化差异论
Kitayama等人提出了文化常模(Cross CultureNorm Model Theory) 理论假设, 他们认为当个体遵循文化常模行动时,就会产生幸福感[6];当他们背离文化常模时就会紧张不安;Oishi等人把人的目标与所处文化环境合起来考虑,他们认为幸福感取决于个人的现状与个体所在文化环境影响下的个人目标的接近程度,当个体逐渐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或者靠近的时候,就会有幸福的感觉。Schimmach等人整合研究了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了幸福感中介—调节模型( Mediator-Moderator Model) ,说明了人格与文化对生活满意感的交互作用,人格是直接作用于正负性情感的,对个体的生活质量以及主观幸福感起到了间接的作用因此会使人感到幸福或者是不幸 物业公司员工的工作幸福感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5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