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意义
对于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调查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准备(2)应对养老机构老人的就医需求(3)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4)减轻家庭照料压力,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探讨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产生问题的原因、问题分类以及相关对策展开。
1. 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刘墨非(2011)认为:养老机构存在规划导向不明确、财政支持不充分、优质资源不共享、护理收费不科学、医护人员不足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而朱凤华和赵冬梅(2011)指出目前较大型养老机构多附设医院或医务室,存在着医疗服务行为。但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技术力量和设施条件有限。面对慢性病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致残率高、医疗费用大的现状,在养老机构中开展较全面的医疗服务存在着困难。陈欣认为: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21世纪初,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将导致抚养比不断提高,劳动力的负担和成本加大。庞大老龄人口使财政压力加大、社会保障费用大幅增加。老年抚养费用的增加有可能降低未来的经济增长率 。任旭(2005)认为:(1)在辽宁省范围内,由于各市收人水平不同,致使各市的养老医疗保险发展不均衡。由于医保保费缴纳属自愿行为.即保户以个人收入水平、个人爱好或其他原因决定缴纳保费的多少。(2)由于市民对投保医疗保险的认识程度不同,还有一部分有经济能力的企业职工尚未人保,所以医疗保险市场还有很大发展潜力。(3)抚顺市的医疗保险软件系统较落后,保户使用IC卡网上划拨门诊费用常出现故障,工作效率低 。
2. 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存在问题的分类
矫海霞(2012)认为问题主要分为4类:(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投入不足。居家养老服务的公益性与非盈利性,而居家养老服务中个性化服务项目较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服务成本较高、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使得想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企业望而却步。居家养老服务要做大、做长,政府除了加大投入,还必须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扩大补贴服务对象范围,真正服务于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二)居家养老政策调整与衔接不够。居家养老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政府出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居家养老工作的发展,但也有一些政策调整太快,衔接不够,造成老年人的不满,也增加了基层操作者的困难。(三)服务队伍不稳定,缺乏专业培训。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家养老工作的开展和服务内涵的延伸。(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机制还不完善。在街镇层面,普遍存在采取“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模式,很多助老管理人员兼任评估员,服务社成为质量监督评估的主体,同时充当着服务提供者与监督者的角色,这使得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监督缺乏客观性 。
庄琦(2008)认为:(一)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二)社区居家观念落后,服务意识相对薄弱(三)政府职能不清,政社未能真正分开(四)资金短缺,资金来源方式单一 。
3.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考特里科夫(2007)认为:(一)中国应该逐步建立一套完全独立的、以个人名义拥有的、有固定利息的、长期积累型的养老保障系统。社会中每个劳动者为自己的养老帐户支付工资一定比例的资金,并拥有对这些资金的所有权。(二)政府应该建立一套拥有普遍凭证和认证的保障系统,使得每个中国人每年都可以根据这份凭证获得一份健康保障。而每个人需要的凭证种类与其对医疗费用的预期有关 。矫海霞(2012)认为:(一)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养老资金来源多渠道(二)完善政策的连贯性与衔接性(三)建设高素质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四)健全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机制这几个方面来解决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产生的问题。上海民政局指出“坚持理念创新,实现三个转变”,即(一)在服务内涵上,从“补缺型福利”逐步转向“适度普惠型福利”。(二)在工作机制上,从政府投入为主转向多元化主体合力推进。(三)在服务方式上,由单一化提供转向多样化发展 。庄琦指出(一)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二)加强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研究,改善居家养老的观念(三)明确政府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定政社分开(四)拓宽养老资金筹措渠道,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五)完善社区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尤其是医疗康复设施(优尔)建立一支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