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4.2 动态数量和变化率 16
4.3 空间格局动态变化 17
4.3.1 动态的空间格局 17
4.3.2区域湿地动态度 18
4.4 转移矩阵 18
4.5 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19
4.5.1 斑块数量和面积 19
五、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附录A 26
附录B 26
一、引言
湿地因具有巨大的水文和元素循环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因具有巨大的食物网、支持多样性的生物而被看作“生物超市”,是自然界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1]湿地对城市热环境的改善、城市景观的建设、城市自然物种的保护、城市防洪抗旱能力的提高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5]我国湿地在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急剧发展,垦荒、排水农耕、污染和伐林等作用已发生大面积退化;尤其是城市湿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湿地被侵占,使得城市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生境破碎化情况加剧,湿地资源退化,生态功能下降。论文网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西部,距市中心武林门6km,是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由于近年来对于西溪湿地及其周边环境的强度开发利用,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不断增加,使得西溪湿地的湿地面积正在不断地缩减,功能也在逐步退化中,部分区域小环境恶化,环境保护难度较大。西溪湿地资源正面临着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压力,因此,研究西溪湿地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机制,对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和恢复湿地资源,促进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的湿地分类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资,并且自然因素的影响也会对实地观测造成诸多困难。更重要的是,实地观测无法涉及过去的数据。遥感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和可比性、经济性等特点,近些年来在湿地资源调查、湿地监测及湿地分析和预测等领域有大量的应用。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研究现状
(2)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1.2 论文框架
论文框架可以使读者更好了解文章结构,本文采用流程图的形式,论文框架图(图1)如下所示:
图 1. 论文框架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本研究选取西溪湿地为研究区(图2),该区被人们称为“天堂绿肾”,位于杭州西部,面积为10.08平方千米。[13]自然地形为低洼湿地,湿地中间有集中的村落,也有少许零落分布的民房、树林等,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都不多见的城郊型湿地。[14]西溪湿地周边区域是经济快速发展地带,规划有杭州未来科技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建设占用、围垦和污染等使得湿地面积日益减少。西溪湿地资源正面临着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压力,急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有效解决。
图 2. 研究区概况
2.2数据源
2.2.1基础数据
在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以及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地物特征及各种湿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规律;对研究区的植被进行归类划分,了解植被类型的特征和划分依据;收集当地信息、浏览西溪湿地管理委员会相关网站等方式查阅资料,大致对湿地变迁的历史及概略时间节点作初步判定;收集研究区土壤、植被、气候、地形等基础数据并进行空间数字化操作,制定数据标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为地理数据库文件备用;野外采样时,在地面特征点处记录GPS信息以及现场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照片及必要的文字说明等环境信息。 遥感的西溪湿地景观格局指数提取方法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79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