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指能显示一定历史阶段的传统风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及地方特色的街区[1]。其界定标准是:有保存较好的文物建筑及传统建筑群为主体构成一定规模的地区;地段或区域的传统物质环境,即原有街巷格局、河道水系、建筑风貌等保存较完整;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2]。我国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可追溯到1986年。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面,李谷兰认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要和实际相结合;朱忠翠将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模式归纳为:保存、保护、更新和延续;佘龙提出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修缮管理机制和建设管理机制。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方面,济南大学梅青等提出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在研究分析开发条件的优劣后再寻找合适的开发模式;何伟国认为历史街区的开发应该走点、线、面的开发模式[3]。国内学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主要是在保护规划和更新方面,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对策与措施等。但研究还存在不足,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利用研究较少。所以本文以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清名桥街区现状的分析,主要研究清名桥街区的开发利用并提出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来解决清名桥街区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清名桥街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2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2。1 清名桥街区简介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坐落在江苏无锡市,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以清名桥为核心,以南长街、南下塘、京杭古运河、伯渎河一带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组成的古街区。清名桥横跨于古运河之上,最开始建成于十六世纪中后期的万历年间。它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气势恢弘,是清明桥街区历史最悠久也是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摇篮,更是中心。它在2007年12月因清名桥而被定名为清名桥街区。2010年6月,清名桥街区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东靠大窑路著名民族工商业家祝大椿故居,北抵跨塘桥,西至定胜河沿线,南自南长街南水仙庙,南北长度一千米左右,东西宽度六百米左右 总面积达44公顷左右,其中核心区面积达18。78公顷。无锡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地区就是清名桥街区,京杭大运河、伯渎河在此交汇。整个清明桥街区将吴文化、运河文化融为一体,完美展现“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特色。
2。2 清名桥街区旅游资源
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都是旅游资源[4]。根据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这一标准,归纳了清名桥街区的旅游资源(见表1):
表1:清名桥街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清名桥街区主要旅游资源
B水域风光 BA河段 BAC古河道段落 伯渎河;京杭大运河清名桥段
F建筑与设施
FA综合人文旅游地 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水仙庙;南禅寺
FAE文化活动场所 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运河文化艺术馆;中国丝业博物馆 无锡清名桥街区的旅游开发现状对策和SWOT分析(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