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6年《上海社会发展报告和经济发展报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其中,报告指出2015年,上海的科技人才总人数比北京的科技人才少10。7万人。上海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才比北京少2。5万人,仅为北京的69。2%;上海硕士学历的人才比北京少3。9万人,为北京的49。6%;上海具有博士学历的科技人才比北京少3。8万人,仅为北京的37%。[数据来源:上海社科院,上海社会发展报告和经济发展报告[R]。2016。]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上海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人才数量与北京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人才数量差距在不断扩大。上海拥有科技创新人才数量的优势已不在,上海的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大幅低于北京,同时在上海的本地人才中,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企业家、科学家、成功人士”屈指可数。如何解决上海高层次科技人才稀缺的问题,已成为政府首要解决的工作。
(二)上海科技贸易人才引进的模式
1、国家主导引才为主
当今世界科技贸易人才竞争十分火热,科技贸易人才作为高等要素对于国家、城市、行业和企业获得和保持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已经十分普遍,这也使得科学技术外贸人才的竞争愈加激烈。全世界范围内每个国家都会通过选择吸引人才的方式来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人才竞争,这表明了某国在下一个时间段的未来规划和发展方向。人才之间的竞争其实说到底还是各个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不管哪个国家,它的人才引进措施都是在国家政府机关控制和指导下才可以顺利完成的,人才引进有史以来就是我们国家的人才机制核心的内容,同时也是政府工作部署中的重中之重。论文网
在人才引进模式方面,国外政府喜欢发挥主导作用之后便将引进人才的具体是由交给市场完成。这充分体现了国外政府主张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分离,市场是则引进人才的主体。然而,我国的引进人才是由国家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且发挥着一定程度的主体作用。例如,上海政府出台发布的“千人计划”、浦东新区“百人计划”、“白玉兰”人才计划的顺利实施证明了国家才是引进人才的主体,起着主导作用;市场则是起辅助作用。
2、按需引才为主
国外的人才流动是以个人追求为中心,追求个人利益及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很多国外其他国家的技术性移民政策其实简单来讲都是个人主观意识主导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其实和国家甚至某个社会都没有直接的关联,在市场的指导运作下,人才的供给和需求两方才得以互通联系。
上海政府人才引进则是完全根据用人单位对海外人才的需求来安排,通过政府机构来实现。2016年发布的《上海市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下个五年,上海需要引进的人才则是为建设上海科技城市和四个中心”所作出科技贡献人才。
上海虽然是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但是在科技创新方面与西方国家科技城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上海对科技贸易人才的需求仍然是巨大的。上海政府接下来应该出台引进科技人才相关的有效合理的政策并保证人才引进的最佳效益。
3、非中介引才为主
实质上,人才引进实际上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由于,中国很晚进入人才市场进行人才输出,发展程度也没有很好。中国与人才双方基本上都没有通过进入市场进行人才输出,因此人才引进只能借助非中介这个渠道进行。据统计,我们国家内吸引的很多海外专家都是基于政府之间的相关协议和一些国际经济技术的合同,每年引进的海外专家人数都约有20万人次,这样的人次占到了我们国家吸引海外专家总比重的一半以上。就当前形势来看,我们国家已经和很多国家和地区搭建了相当长时间的人才合作关系,这其中也包括了四百个左右的政府机关、著名高校以及一些科学研究所,正是和这些组织机构的合作关系,每年也会新增加5万人次左右的专家。同时,借力国内外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以及各种学术交流,每年引进的海外专家人次也会保持在八万左右。[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系列丛书:新时期引智实践与理论创新] 上海科技贸易人才引进的影响因素与制度差距研究(4):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