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二)贫困大学生的身份认证机制不合理 10
(三)救助主体的组织管理工作不规范、不完善 11
四、 健全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12
(一)加强救助主体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救助力量 12
(二)完善贫困大学生身份认证机制 13
(三)规范救助主体的组织管理工作 13
五、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一、引言
(一)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招生范围的扩大,教育成本的逐步臧家,以及我国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高校中贫困学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然而,高等教育作为付费的非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费用需要大学生家庭自身承担。这对贫困家庭而言却是一个重大的负担,不仅影响着贫困家庭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成为普遍性的问题。孔子曾说过“有教无类”,高校不应因贫困大学生无力负担高等教育费用而将其拒之门外,应给予其均等的教育机会。此外,教育强则国家强,发展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相呼应。换言之,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应当引起高校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教育救助的重视,并营造良好的共同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舆论氛围。文献综述
2、 研究意义
高等教育对贫困家庭脱贫的重要性与贫困家庭面对较高水平的教育费用却难以支付的情形之间存在着难以通过市场自身调节的矛盾,只有政府与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才有可能调和,否则只会妨碍贫困家庭脱贫,阻碍贫困大学生个人发展,威胁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通过对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的阐述,及对大学生教育救助现状的描述,来说明对贫困大学生实施教育救助的重要性;另外通过重点分析目前教育救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以此来发展、完善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发展国家和社会各界救助力量。另一方面,教育救助制度对教育公平具有推动作用,能够促进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为贫困大学生获得对等向上流动、摆脱困境的机遇,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对以往学者对研究问题的论著、论文、期刊等参考文献进行经验总结,并将其作为本文的参考。
(2)对比法,通过国内外大学生教育救助的比较,指出国外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的可借鉴之处。如以美国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为例,美国该制度是在高校多元化的救助理念的基础上建立的,重点强调高校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于多样性的救助方式,其救助主体与救助对象明确,多种教育救助方式相结合,是比较完善的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而对比之下,我国的救助对象界定不清晰,教育救助方式比较单一,资金来源相对狭隘。
(3)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网络上向上海各高校贫困学生及非贫困学生发放问卷,其中问卷题目会根据他们是否申请贫困大学生及是否了解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而有所变化,从而发现目前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后文提出的对策与建议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次调查主要根据大学四个年级发放等量的问卷,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数量由问卷中的是否申请成为学校贫困学生来加以区分。总共发放问卷数为600份,回收问卷数为549份,有效问卷数为531份,其中贫困大学生问卷数为395份,非贫困大学生问卷数为136份。有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我国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对贫困大学生有着实质性的帮助,也比较公平,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我国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的帮助不大,也不太公平,认为我国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存在问题。 大学生教育救助制度的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93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