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据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统计,2014年、2015年、2016年国内有效专利数量分别为4,195,139、4,642,506、5,477,625,同比上升了9。6个百分点和15。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研发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它是保障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之一。专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通常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发明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这样不仅能稳固企业的竞争实力,而且也能维护企业对此项专利在市场上的控制权。因此,本研究想从IPC分类法这种新的分析方式入手,对企业技术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且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 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研究
技术发展路径是指申请者根据自己的技术含量、财务实力、实际需求等,为达到某种特定的研究目标,而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以及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等内在的研究途径。
在中国知网中搜索,所得到的篇名包含“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研究”的文章总共50篇,最早出现在2000年,可见国内对“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的研究也有近20个年头了,但是相对于其他研究在这么大跨度间的发展,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的研究有点过于缓慢。通过分析,国内对于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的研究切入点众多,但相对较为分散,有从产业角度入手的,如:环保(刘娟,2017)[6]、新能源汽车(陈安柱,2015)[7]、制造业(王博,2006)[8]等;有从方法角度入手的,如:基于专利共被引(王贤文等,2010)[4]、基于技术追赶(周浩军等,2007)[9]、基于技术轨道(郭珊珊,2014)[10]、基于技术路线图分析法和AHP(徐骥等,2010)[11]等。以上所列,或多或少都有些许不足之处,别不缺少特征微观研究,研究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得到普遍的借鉴等。
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呈现出的是一个动态的、最具活力的过程,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竞争力优势的重要指标之一(朱皆笑等,2010)[12];而专利文献又包含了企业的技术信息。因此,本研究希望探讨出基于IPC分类号的技术路径分析框架,结合某光学企业为案例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专利数据,分析该企业的技术路径及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与规律,为普遍性的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为企业的技术管理实践提供参考价值。文献综述
(三) IPC分类
1、 IPC分类概述
IPC全称为国际专利分类,它是国际上唯一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工具;运用IPC对专利文献进行分类后,所得到的分类号,称为国际专利分类号(即IPC分类号)。
2、 IPC分类应用
IPC分类可用于对专利文献进行分类,使每一个申请的专利文献有一个对应的统一分类,这样有便于日后对专利进行查询。国际上对于IPC分类检索的标准并不完全统一,各国的分类标准分别有国际专利分类(IPC)、欧洲专利分类号(ECLA)、美国专利分类号(CCL)、日本的分类法(FI/F-term)、联合专利分类(CPC)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国际专利分类(IPC分类),我国使用的也是这种专利文献分类方法。实践中,IPC分类被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Breitzman A et al。,2002)[13]、管理和技术评估的研究与开发(Narin F,1994)[14]、企业技术趋势的分析(Liu S et al。,1997)[15]、企业或行业新兴技术的预测(Abraham B et al。,2001;Daim T et al。,2006)[16,17]等方面。
3、 IPC的特点
(1) 排他性
IPC的排他性也可以理解为专有性,也就是说,在专利的有效期内和专利的法律管辖权范围内,没有专利所有者许可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此项专利,即不能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而制造、销售、进口此项专利,换言之,也不能使用此项专利的方法,以及制造、销售、进口依照此专利而得到的产品,以上种种行为均被视为侵权行为。来;自]优Y尔E论L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IPC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研究以某光学企业为例(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95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