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谈小學生语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洧效途径【1705字】

时间:2023-03-28 23:10来源:毕业论文
浅谈小學生语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洧效途径【1705字】

浅谈小学生语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72-


浅谈小学生语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72-01

1。通过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常常告诉我的学生:“生活是万花筒,生活中论文网处处有素材,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是否有一颗细心灵性的心,作文的写作离不开对生活的认真观察,而小学生的生活环境通常只有家庭和学校,他们对生活很难有细致的认识与观察。小学生由于对生活缺乏观察,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容易感到茫然。让学生注意身边的人和事,贴近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寻找题材,提取写作的素材。我们让学生做小记者“走村访户,一篇篇的随访日记。一个个身边的故事指导学生真实地感受生活,用心去参加节假日的生产劳动,主动承担的家务,积累了的丰富生活体验,这些都是小学生作文的好材料

如,在作文教学中组织开展“帮妈妈买一次东西“的活动。其中一个主题是“帮妈妈买一次小白菜“,向妈妈要了三元钱,自己上市场买菜,看谁买的菜又多又新鲜,再把这件事写下来。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还锻炼了辨别能力。如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作业,向妈妈要三元钱去买菜。放学了,我拿着钱来走到了菜市场。第一次自己上菜场,市场上的菜可多了,有茄子。土豆。黄瓜。西红柿。小白菜等等,看得我眼花缭乱,都不知道买什么了。想起了妈妈说:多吃青菜对身体有好处。就买小白菜。我走到了一位和善的老爷爷跟前问:老爷爷,小白菜多少钱一斤?“一块三。“老爷爷回答。我买二斤“。老爷爷很麻利地给我称好了菜。我提着菜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原来买菜还有那么多的乐趣,今后我要多帮妈妈几次。

2。培养在阅读中积累,做笔记与摘抄的习惯

2。1有效地利用好现有课本上的作品,积累词语和写作技巧。我们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课内阅读,老师要讲究技巧,重视阅读与作文的联系。精彩文段,动笔圈点勾画,鼓励学生坚持背诵积累。背诵,不仅能积累知识,而且还能培养记忆力,对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的提高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替代。比较等方法,体会并学习作者用词的技巧;

2。2小学生比较贪玩,不善于对知识进行总结,作文也是如此。对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多读书。读好书,以此丰富头脑,积累写作素材。首先,教师可以用激励法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阅读得越多,得到的奖励也就越丰富。比如,会根据学生每周的阅读量,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表现优异者会得到小礼品作为奖励。其次,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做好对应的读书笔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本子上,不知不觉就会锻炼写作能力。再次,还要摘抄优美的语句,比如,气势庞大的排比句,按照其模式仿写几个句子,从而掌握其中的用法,运用到写作中去,让文章更加生动。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评价,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写好作文。

3。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积累素材

故事总是对孩子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故事中又蕴藏着许多令学生产生遐想。兴趣盎然的写作素材。低年级学生不仅喜欢听故事,更喜欢自己看故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讲故事。

3。1每天课前的三分钟,让学生轮流把自己在书上看到的。网上查到的。听别人说的奇闻轶事讲给同学们听,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听-说“的训练;

3。2让学生把别人说的故事整理。记录下来,进行“听-记“的训练;有时候故意把一个故事只讲开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情节续写下去,进行“听-写“的训练;建立“图书角“,这也是学生最好的素材库,学生特别喜欢看,看了之后摘-抄好?~。佳句,写“我的收获“,长短不限,形式自由,进行“看-写“的训练。这样用故事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点燃学生写作兴趣。

总之,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材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养成勤观察。多思考。爱阅读。重实践的好习惯。作文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华丽的辞藻。优美的语言,还应有真挚的情感。因此,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获取素材。在生活中捕捉素材。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以及在联想中理清素材,长此以往,学生一定可以妙笔生花,写出能够打动人心的优秀作文。

浅谈小学生语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

浅谈小學生语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洧效途径【170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383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