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新疆地区小學双语教學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2093字】

时间:2023-04-07 16:12来源:毕业论文
新疆地区小學双语教學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2093字】

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


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082-01

新疆地区一直以来的建设水平和教育水平较为滞后,这是多重原因共同导致的,建国以来,重视对新疆地区的开发建设,尤其是文教方面。就新疆地论文网区小学双语教学而言,设法将德育内容渗透其中,可以有效提升双语教学的成果,也符合新课标下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1。课堂渗透

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直接途径是课堂渗透。小学是各级学习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学校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堂,这是应用课堂作为途径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具体而言,双语教学的各类课堂均有进行德育渗透的空间,以基本的汉语教育为例,汉语课堂上有大量的教学课文,其中可以融入各类德育元素,比如你们想错了一文,讲述了GM先烈方志敏同志被俘虏时的情形,敌人尝试从方志敏身上搜索钱财,方志敏以你们想错了“对敌人进行了嘲笑和驳斥,其体现了GM先烈视金钱如粪土。一心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具有相当积极的德育意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类型内容详加讲解,实现课堂上的德育渗透。

2。课外渗透

课外渗透包括课间。校内。公寓内等等多个具体小途径,鉴于教育事业的长期性,课外教育也应列入教学内容之中。应用这些小途径的价值在于充分实现德育的全面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长期道德教育。比如学生教学楼,小学教学楼的大厅。走廊等处均有进行宣传的空间。可将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格言作为装饰,安置在楼道中,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该句出自刘备的遗诏中,告诫蜀汉第二任皇帝刘禅行善,对小学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3。家庭渗透

家庭渗透建立在双语教学的拓展性之上,当前时代,社会发展速度较快,信息传播也更为迅速,为求实现高质量教育,教学应做到全面。有效,这要求对其进行拓展,家庭是主要目标之一。在家庭中进行德育渗透有良好的开展基础,由于小学生有大量时间与父母。家长相处,家长应以身作则,将德育融入日常行为中。如在吃饭时,家长应杜绝浪费的情况;在散步时,拾起地面的垃圾等,这些细节做法能够有效提升德育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教育。其是小学双语教学的拓展,也与课堂渗透。课外渗透殊途同归。

二。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1。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一种传统的德育方法,在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中,有大量的人物可以作为德育榜样。如汉语教学中课文一夜的工作,该文讲述的是建国初期面对百废待举的局面,总理在夜间工作的情形,其除了直接反映周总理的爱国情操外,相关细节也侧面反映了周总理艰苦朴素的作风,如在一夜的工作后,周总理只吃了小碟。20几颗花生米,喝了一杯茶“,这些细节使周总理的榜样形象更为突出,也更有道德教育意义。在进行课堂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强调相关内容,如设置讨论问题:周总理在夜间工作,说明了什么?“这类问题可以不设答案,任由小学生只有讨论,教师只把控其讨论方向即可。榜样激励法在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中可以很好的进行德育渗透,应加以重视。

2。碎片融入法

碎片融入法是一种现代教育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将系统化。理论化。模式化的整块教育内容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在被教育者面前,并融入教育中,该方法的优势是教学不生硬,易于接受。如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将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以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直接展现在小学生面前,同时注重现代教育理念的完善,在教学和其他各项工作中,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对存在错误的学生沟通引导的方式指出其问题所在,以一种亦师亦友的身份使学生感受到尊重,汲取教师的身上的正能量,使德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其也是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可行方法。

3。典型树立法

典型树立法是指在学生中间树立一个典型,选取道德品质突出的学生作为对象,将其事迹在学生中间传播,使小学生能够直接了解道德的内涵,在身边寻找到学习的榜样,这一方式是目前最为直接的渗透方式之一,如某位小学生长期坚持做家务,虽然做家务并不难,但其发生在身边,触手可及,可以作为较好的典型。在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中,以这种方式进行渗透,能够直接起到道德培育作用,而且产生积极影响的时间也最为持久。

4。实践增强法

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涵盖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个方面,均可以作为德育渗透的可行办法。以实践增强法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孤儿院。敬老院等地关注弱势群体,也可以到社区进行义务劳动,这些方式有助于使小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生活的内涵,以及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成就感,使其道德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育和提升。实践增强法是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行方法之一。

三。总结

通过分析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了解了相关基本内容。目前来看,由于双语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德育渗透的途径相对狭窄,包括课堂渗透。课外渗透。家庭渗透三个方面。而可行的渗透方法则包括榜样激励法。碎片融入法。典型树立法等内容。后续工作中,应用上述理论有助于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新疆地区小學双语教學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209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758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