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教學管理评价改革之路【3077字】

时间:2023-04-07 16:18来源:毕业论文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教學管理评价改革之路【3077字】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教学管理评价改革之路

一。抓关键

(一)以明确的指导思想统一各学校的思想认识

统一思想认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教学管理评价改革之路

一。抓关键

(一)以明确的指导思想统一各学校的思想认识

统一思想认识,是统一行动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三河湖镇教委出台了关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意见。关于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的意见等几项指导性意见,使各学校上下论文网认识到:落实素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行动;学校教学管理是以培养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以规范课程管理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通过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的系统复杂工程;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教学活动的实施必需建立在尊重教学规律,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激发师生活力的基础上。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各单位要逐步建立起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以必要的制度规范统一各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为引导学校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做文章,镇教委通过制订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促使学校围绕规范课堂教学,制定。落实相关制度,并努力探索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评价制度。例如,镇教委在出台关于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的意见等几项指导性意见的同时,研究制订了三河湖镇学校校长听评课制度。三河湖镇中小学教学评价标准等。每学期,镇教委对各学校的教学管理分别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制订并落实必要的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教学评价制度,为学校。教师提供了科学性指导,也为学校。教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三)充分发挥各校长的独特作用

学校。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主体,校长是这个主体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校长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行为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为此,三河湖镇实施校长进课堂工程,落实三河湖镇学校校长听评课制度,校长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听评课并且保持常态化,发挥了校长自身在课堂监督。指导方面的独特作用。

二。重过程

(一)创新教研形式,务实开展活动

切实发挥镇教研室的业务监督与指导职能。根据相关制度要求,镇教研室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调研听评课。镇教研室根据学期计划安排,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走进学校搞调研,深入课堂听评课。通过进校调研,及时掌握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重点的确立。工作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听评课,了解学校在教学管理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切入口,促进校长听评课制度的落实,促进学校教学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

实施学科骨干带动战略。例如,针对各小学师资极不平衡的现状,从小学落实课程方案。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需要出发,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科骨干,开展小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综合等学科的镇公开课观摩活动;针对偏远小学的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严重不足的现状,镇教研室特邀同学科名师到小学教研组进行听评课帮扶等。为调动学校。骨干教师参与帮扶活动的积极性,镇教委规定,把各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数量列入教委对各学校的教学评价内容之一;同时,各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须服从镇教委安排,积极参与跨学校同学科师徒结对“帮扶等活动,否则,相关指标计零分。

搞好常规教研,务求实效。例如,为给各校同学科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每学年组织一次全镇课堂教学比赛活动,突出同课异构“特征,提高新手的参与率;借助学科远程研修,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优势,积极建立网上教研平台,促进同学科跨学校教研的广度与深度;针对某些学校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少。同年级同学科开展集体备课组织困难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跨学校同学科集体研讨活动;着眼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借助三河湖教研平台,建立全镇教师反思集。结合区教研联合体活动,组织开展了全镇美术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的美术作品展及评选活动等。

(二)检查与指导相结合

在加强过程管理与检查的基础上,每学期,镇教委集中组织教学检查暨学科教学视导活动。一是检查小组对学校的课程。课堂。课时。作业布置与批改。单元测试。学生日常评价等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与学校教学评价结果挂钩;二是依托学科中心教研组,由学科骨干组成教学视导小组,通过跨校听评课。对同学科的作业及测试等各环节进行检查评价,实现跨学校同学科教师内部的集体交流,其结果不与学校教学评价结果挂钩。两个小组既分工又合作,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学骨干从不同侧面入手,发挥检查指导职能,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抓落实

(一)落实评价制度求实效

制订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等于评价改革研究的成功。好的教学管理评价制度来源于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管理实践的深刻反思,只有在生动活泼的学校教学管理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例如,镇教委把学校在区教研室教学视导中的课堂教学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学校校长每周向镇教委传送的校长听评课记录情况。学校各学校所取得的教研成果及骨干教师参与结对“帮扶情况等多项内容,按相关标准计入学校的教学评价成绩。教学管理评价制度的真正落实,为学校落实课程方案,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正确的导向和有力保障。

(二)落实效果测试求质量

镇教委为突出学校在教学管理评价方面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求学校要努力探索实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也从本镇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通过镇级抽测以评价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其总体思路是,以校本测试为主,以镇教委指导。监督。检查为辅。关于考试科目的成绩抽测,镇教委根据学期教学计划抽取科目。班级等要素,集中组织命题。监考。评卷。统计等环节,集中组织测试以评价学校。关于考查科目的成绩测试,一是学校按镇教委要求制订具体的考查方案,并上交镇教委审核,教委对学校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等级评价计分,通过检查(包括实地检查)方案是否真正落实以及落实的规范。严格。完整程度等进行量化计分;二是在组织考试科目抽测时,根据部分考查科目的可测试程度,选取某科目(至少一科)进行抽测。

四。成效与反思

经过近三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镇小学教学管理评价工作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学校的教学管理思想的转变。学校领导对落实学校教学管理评价制度的意义以及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质量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研究探索教学管理评价改革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教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意识。教与学的评价意识有了新的提高。

二是各学校落实教学管理制度的行为特征的转变。各学校领导更着重在新新课程背景下从制度层面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更着重运用教学评价杠杆的作用来激发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各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各学校的教学秩序更显规范有序,各学校的教学管理所体现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明显增强,各校落实课程方案的自觉性以及围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落实教学常规的意识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教研与师训相结合,学校在骨干教师培养和教学研究各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同时,我们对小学教学管理评价改革的探索还处在初始阶段,在探索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受历史。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校师资严重短缺及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全镇各小学规模。师资等条件很不平衡及各小学的不完全性(两中学小学部仅五六年级;各小学仅一至四年级,)等制约着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提高,加之我们的研究水平不同,我镇小学教学管理评价改革任重而道远。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教学管理评价改革之路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教學管理评价改革之路【307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773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