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對儿童朴素科學理论的认识及其對學前科學教育的意义【3288字】

时间:2023-04-16 08:14来源:毕业论文
對儿童朴素科學理论的认识及其對學前科學教育的意义【3288字】

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认识及其对学前科学教育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B8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


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认识及其对学前科学教育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B8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055-02

引言

建构主义的心理学认为,儿童有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这便是儿童的理论。这些理论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论。成人意论文网义上的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因而仅仅是一种朴素的科学理论。儿童认知的发展变化,实质上是儿童科学理论的发展变化。儿童朴素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儿童认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一。生活中对儿童的科学理论普遍存在的错误认识

1。大部分的成年人认为儿童是没有科学理论的

绝大多数成人不认为儿童有自己的理论。他们认为儿童之所以为儿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幼稚和无知。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是表面化的。混乱的。他们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可能对世界有一些肤浅的认识,但这些观点是分散的,没有联系的。他们对于相同的现象,一会儿这样解释,一会儿那样解释,前后大多不一致,而且大部分时候,儿童认识不到前后解释的矛盾。成年人否认孩子的理论可以列出很多证据。在大部分人眼中,因为孩子们是无知的,不成熟的,所以儿童不可能有理论[1]。

2。成人没有给儿童提供交流科学理论的机会

即使一些成年人承认儿童有他们的理论(或者叫理解。意见。想法等),但在科学理论和成人掌握的理论面前,儿童往往缺乏陈述和交流的机会。现实生活中,儿童与成人交流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成人眼中,儿童对现象的理解是错误的,不完美的,所以孩子们的说法,往往被成年人嘲笑。中断,成年人会直接告诉孩子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是什么,不理会儿童的任何想法,直接将成人的理论强加给儿童。第二,大人不想听孩子们的这些科学理论,即使听后也往往是心不在焉的,根本不去思考儿童的理论,只是一味地应付儿童。所以孩子对成人的理论表达看似交流和非交流。

3。儿童的科学理论经常被成人误解

儿童科学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的,语言表达比较有限,所以常被误解。孩子怎么想,往往被误解成另一个想法。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大部分是单一的词汇和不完整的句子。句子的缺陷,容易导致成人误解儿童的科学理论。在与孩子对话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知道孩子有想法但成人不理解。在这个时候,成年人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你说这意味着……是不是?“有些孩子清楚地意识到他的观点被成人的误解,可以明确的回答没有“;有些孩子会迷惑地点了点头,接受成人的观点;有些孩子干脆不再说话,不在陈述自己的科学理论[2]。

二。儿童科学领域教学现状

传统的关于儿童科学理论的观点认为:儿童关于周围事物的认识是零散的,没有逻辑上的连贯性,这些知识仅仅是零星的而不是系统地存在于儿童的认识之中;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事物的表面相似性,即儿童的认识是直观的。表面的。浮浅的,大部分情况下儿童只能看到事件的现象,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由于受到传统儿童理论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儿童教学观点认为,既然儿童已经拥有的大部分观念是错误的,目的又是尽快形成科学的认识,那当然应该用科学的概念替代错误的概念。如果儿童错误地认为地球是平的“,我们就告诉他们地球是球形的,像一个皮球一样;如果幼儿认为地球下面的人会掉下去,就告诉他们不会掉,地球有吸引力。用科学的“替代错误的“观念的教育方法最常见的策略就是告诉“。所以,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讲你错了,是这样的“。不对,应该这样“等等。老师们坚持的信念是,只要讲得清楚明确,只要不断地讲,儿童头脑中的错误概念就会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就会是科学概念。

由此可见,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低估儿童认知能力的现象,比如,不重视儿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完全将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视作错误概念等。这种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低估,极大地阻碍了学前教育的研究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三。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

1。承认儿童的科学理论存在

首先,要承认儿童是有科学理论的。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具有和成人和科学家相同的理论,儿童可以针对现象提供理论解释,并且提出预测的理论。儿童的科学理论与成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成人的科学理论是具有内聚性。连贯性的理论,儿童的科学理论是发散的,儿童朴素的科学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是不完善的,是适用范围有限的。

现阶段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科学学习是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互动而建构实现的。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简单理论。孩子们用这些简单的理论能有效地解释和预测一些日常生活现象。儿童的朴素理论是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识。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孩子们是带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来到课堂的,而不是白板“,等待我们去涂抹[3]。

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是一种受压迫。没有取得合法化的理论。儿童科学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接受程度。因此,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必须合法化。

2。以科学的方法看待儿童的科学理论

儿童科学理论具有发展性。朴素性。发散性的特点。这要求我们成人首先不要以对错式“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思想。每当儿童陈述一个事例。表达一个思想时,如果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正确“或错误的“,那么我们将很难理解孩子的思维,从而促进儿童朴素科学概念的发展。在学前的科学教育过程中,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倾听,了解孩子到底想说什么,到底是怎么想的,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促进儿童科学认识的发展。儿童可以自动构建其自身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当自身理论与现象有冲突时,会形成新的内在理论来取代原来的理论,以实现认知发展[4-5]。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自发概念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其中与基本科学理论不一致的错误概念,虽然有时阻碍了学习过程,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通过正确的教学引导,儿童认识到错误概念“与科学现象的矛盾,会转变认识,产生新的科学理论。

3。给予儿童表达和交流科学理论的机会

当人们认识到儿童存在理论并认真而严肃地对待儿童的理论后,还应该给儿童提供机会,让儿童表达他们的理论,交流他们的理论。

儿童对自身理论的表达有时候对于成人是一个挑战,是对成人权威“的挑战。不少成人总是觉得儿童有太多的东西不知道。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总是觉得自己有太多的经验教训要告诉儿童,常常认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因此,成人就总是不断地讲,听我说“听懂我的意思没有“我给你讲“。给予儿童机会让儿童交流和表达他们自己的理论,需要成人们不要讲得太多。因为成人讲得太多,就可能减少了儿童们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就可能减少儿童表达和交流的积极性。

四。针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在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1。应根据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开展教学

首先,在面对复杂的现象时,学龄前儿童有自己的朴素理论,他们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前,已经开始使用这一理论解释现实的世界,孩子们已经具有丰富的知识。人们往往低估了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水平。

其次,要了解孩子的朴素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大部分情况下,儿童往往自身认识不到自身的朴素理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意识到孩子们有自己的理论,而且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将儿童的朴素理论的无意识状态转化为有意识的状态,使儿童从表达不清的状态转变为清晰表达,促进儿童认知进一步的发展变化。

2。应该以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为基础开展教学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儿童原有的日常概念“是错误的,不需要保留的,必须全部消除,在教学中重新输入正确的科学观念。

现阶段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日常概念“在特定情境里依然存活“,教学的目的不应是为了消除原有的观念,而应是通过各种教学策略让儿童发展自己原有的观念,在原有观点的基础上,生成正确的科学理论。儿童的朴素科学概念是科学概念的先驱,儿童对科学简单的认知是后期科学知识形成的基础。

同样,还要认识到,并不是一切的生活经验和儿童的观念都具有同样的教育性质,都可以成为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儿童所有的经验。生活和朴素的科学理论直接地彼此等同起来。因此,教育者必须关注。研究儿童的经验,区分哪些经验是有教育性的,哪些是没有教育性的,哪些是有错误教育作用的。

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认识及其对学前科学教育的意义

對儿童朴素科學理论的认识及其對學前科學教育的意义【328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015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