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语文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1987年9月,国家教委批准论文网发行的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中职语文教学,要注意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风度和气质。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寓德育教育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像春风细雨一样。潜入学生的心灵,滋润他们的心田,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为中专语文教学,在新形势下该怎样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呢?本人认为应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重点在渗透“二字上下功夫。其原因有二:第一,这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语文注重的是文道统一,它的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只能让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一点一滴地逐步加深和提高,与语文训练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第二,中职学校学生整体上来说,基础薄弱,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一切手段,利用一切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实践,才能真正的有实效。
那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融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中
爱国是最大的美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对中职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动力。课本上有许多歌颂,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如天山景物记长江三峡,等等。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语文课教学中穿插英雄人物。仁人志士的爱国故事,引导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主义理想,如在讲荷塘月色时,介绍作者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政府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在讲汉堡港的变奏时,分析和赞美以贝汉廷为首的中国海员的爱国主义行为和影响。
二。把语文教学同第二课堂相结合,渗透德育教学
所谓道德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或社会,根据一定目的有组织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它是在以情动人。以形感人。以理导人。以境育人的方式中,既在情。形。理。境等因素中实现对人的品质培养。学校不是一个封闭式的庄园,尤其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仅凭在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思想远远不能满足青年学生成长的需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产生一种关心自己才能和品格发展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其特点就在于灵活性和随意性。要做到这一点,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势在必行。
事实上,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第二课堂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为此,我经常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我曾组织学生对我校毕业生进行调查,以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工作状况,以及用人单位对他们的反馈意见,还组织学生对人才市场情况进行调查,以寻找人生的坐标“为题作调查报告,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对自己三年的中专学习生活定目标定方向。在掌握了丰富的新鲜的第一手材料后,再指导学生写作调查报告,安排结构,学生就感到言之有物,学起来也得心应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有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学习的有效途径。
三。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
语文老师应配合学校安排,结合写“的培养目的,布置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去体验,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受到国情和形势教育。要做好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抓好写作前的作文指导。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之一,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将兴趣自然地引到预定的目的上来。另外,要将时代热点作为选题让学生去调查。研究。老师通过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第二,抓好写作后的作文批改,在批改中纸上谈心“。一方面,教师要有耐心。热心和诚心,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形势,以达到共识。另一方面,要多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下一次的调查报告的撰写中,更加充满热情和信心。
综上所述,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露痕迹,达到随风潜入夜的境界,这可以说是实现了文道统一的教学目的。
关于中职语文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關于中职语文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192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0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