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拓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222-02
一。建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培养一批具有生态文明发展观念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论文网在这种情况下,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日趋重要。通过不断地摸索和长期的实践,党和国家的优秀先进教育工作者探寻到了拓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多种途径。生态文明教育和高校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基地,正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消费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然之路。天津市在天津科技大学建立了首个大学生生态文明基地,该校各个的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环保理念,充分利用瓦楞纸板特有的材质特性制作了新颖别样的纸质家具,成本低廉又结实耐用。这是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它将理论教育与实践行动相结合,全面贯彻了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为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生态文明发展观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积极为建设生态文明而努力。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强有力的后备军,要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履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就要注重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综合素质,更好的传播生态文明这个重要理念。经过相关科研人员的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了建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这个可行方案。建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是符合实际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我们着重把眼光投向大学生,积极为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综合素质而努力,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首先,我们着力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要爱护自然,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其次,我们开展各种关于生态文明的活动,鼓励大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履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用自己的行动来为生态文明作出努力。最后,我们可以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为身边周围的人作出好的榜样,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努力去建设生态文明,使人与自然友好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于2009年4月联合发出通知,并颁布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将开始启动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其中,关于开展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机制,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的必修课与机制,在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活动。得益于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机制,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被授予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当代大学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流。通知从三个方面明确了创建思路,确保了创建质量。一是准确定位,二是突出重点,三是建立机制。这三步走“的方针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要求,将建设延伸至校园,通过明确方向和目标,抓住建设中的主要矛盾,以及完善现有的管理考核机制,从而建设更加高质量高水准的校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只有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基地才能积极发挥生态文明理论的作用才能以比较客观和清晰的思路来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好的学校应该打造具有核心地位的校园文化。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高校只有构建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才是真正的具有全面发展意识的校园文化。因为绿色的有内涵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可持续发展观念熏陶的原动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的人格,这就为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接受和学习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准备而且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培养和锻炼。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是一种不可估量的影响力量。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念的塑造和思想取向的改变具有极大的影响。打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现代学校文化建设,要学会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巩固树立生态自然观,尊重优良的文化传统,巩固树立生态社会观,树立现代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学校特色和文化品牌,打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设生态文明则主要强调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注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则是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这样也才有利于和谐校园氛围的传播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当代各种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有利于增长大学生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眼光投向和谐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上,创造人与自然更为和谐的校园氛围,使学校的生态文明校园氛围更为浓厚。另外,在校园举办各类生态文化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对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在校园可以鼓励大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去更好的做对自然环境有益的事,让他们学会更好的保护自然爱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使人与自然都能更好的持续发展下去。只有靠当代大学生的共同努力,积极去付诸于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都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当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已不再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是全球性生态危机提出来的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现代人类社会的主要知识分子群体,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而从大学生抓起,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意义深远。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扩大大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涉猎面,从个人做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能够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都能够强化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都能过扩展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围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高效快速发展。三。开展以生态文明。共建和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
为了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共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仅仅只有保护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意识是不够的,相关人员要用实际的行动去为实行这个主题而努力,实践出真知,只有将努力付诸于实践,我们才会收获更多。因此,开展以生态文明。共建和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才能鼓励和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中。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而这种意识的增强则需要大学生不断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并推动社会实践的积极深化。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和共建和谐社会的参与者,要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来调整自己,要确立自我独立的价值观,增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相关部门要善于凝聚多方力量,利用大众传媒,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大学生经济参与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引导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站。报纸。橱窗等宣传阵地,深入宣传生态道德观并多方开展理论学习活动,还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论坛等活动,大力传播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生态环保论坛。生态讲座等系列活动,使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生态理念深入人心,使生态行为融入同学们的学习。科研和日常生活中。
四。组织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活动
实践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和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并组织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活动。在这些科研活动中,我们要坚持实现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切实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建设做出科学谋划和决策部署,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更好地开展起来。除此之外,通过进行各种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活动,可以使现代大学生们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引导大学生们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更为现实,更为积极的努力。同时,还可以使他们明白理论性与实践性同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时代性与全球性相结合,教育并引导当代大学生在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勇担先锋。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要积极实施生态调研,完善服务育人体系,以此来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除此之外,还应该要不断深化生态环境服务体系的改革,要改变生态服务理念,结合学校优势,积极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活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的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拓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浅谈拓展大學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380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