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影响分析
一。引言
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全国近70百分号的人口约7。2亿居住在农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取决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而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只能依靠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子女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户问题论文网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根据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的实际需求,探索农村子女教育发展的途径与策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户对教育的投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通过一些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聚类分析及层次分析,研究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的问题,发现其规律性和问题,并提出若干的可行性建议,为制定发展和改革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二)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的变化趋势,首先要研究这两个问题:影响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变化的因素是什么,未来的变化趋势如何?面对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的变化趋势政府和农户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及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要进行哪些调整?在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的问题研究中,我们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应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只有通过对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大量客观现象和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揭示其问题的本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提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经济目标。我们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依据国家政策和规划目标提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力求对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和国家政策的改革贡献力量。
三。农村收入分配与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收入分配
笔者等一行8人经过6个村庄,调查273家农户取得收入来源的数据,并结合村委会的统计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农户的收入的来源,耕地占收入的73。71百分号,打工(仅外出务农)占1。78百分号,打工(农闲务工)6。74百分号,银行存款收入0。78百分号。我们得知,农户的收入还是以耕地性的农业收入为主,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其次,储存性财产收入比重最少。如果农户想取得更高的收入,就要采用耕地与农闲务工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农村收入的分配,我们也同样做了大量的调查,农户的收入分配方向主要有教育投入(a1)。生活费用(a2)。购置农业用品(a3)。医疗(a4)。银储(a5)五类分配,且农村子女教育投入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得出6个村的收入及其分配(见表1)。
由表1我们可清晰地可以看出,农户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无论在什么方面的投入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子女教育的的投入更为明显,从2006年的人均投入696。71元,到2009年的人均1131。66元及2010年的人均1350。15元,增加特别多。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先后对于2006年同期环比增长分别为25。4百分号。41。2百分号。62。2百分号。93。8百分号,而对生活费用的分别为8。4百分号。14。6百分号。25。2百分号。32。2百分号,通过表1及上述的数值,我们了解到农户对子女的教育还是非常的关注,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教育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更好地为农业服务。
(二)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研究分析
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并且在农村合作社,储蓄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所得到了这几个村的收入状况水平,并且做了统计分析,从表层数据上可以看出,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与农户人均收入呈正向相关。农户的人均收入在逐年的增加,而增加的幅度较大,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也在增加,增加的幅度通过计量经济学的一元回归分析方法判断而得。
1。用计量的方法分析农户对子女的投入量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国户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对于农户来说主要有教育投入(a1)。生活费用(a2)。购置农业用品(a3)。医疗(a4)。银储(a5)。
即:Y=C+S=a1+a2+a3+a4+a5
其中:a1。a2。a3。a4属于消费(C)部分,a5属于储存(S)部分。
针对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与农户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模拟和分析。
模型原理如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Y=β0+β1X+ε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代表农户收入;X为解释变量,代表农地流转面积;β0为截距,β1为系数,两者均为待估系数;ε为扰动项,体现了Y的变化中没有被X所解释的部分,即除X以外其他所有对Y产生影响的因素的综合体现。
我们将相关数据利用EView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农户人均收入和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的关系:
DependentVarible:Y
Method:LeastSquares
Includedobservations:5
Y=农户人均收入“
X=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
Y=1931。485+0。21873X
R2=0。95305
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2)表明,R2值和调整R2值均在0。8以上,说明模型系数较为显著;F统计值很大,说明方程整体拟合良好,这表明每人每增加1000元的收入,对教育的投入会增加218。7383元,并且对ε为扰动项干扰因素的增多,农户对教育投入的不稳定性较强,增加的趋势很明显。
2。产生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增加的原因
我们调查了建兴村。长胜村。三合村各86户共258户农民,关于农户送子女上学的目的,我们根据马斯洛需求原理对此分析,归纳了农民对子女教育增加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理性方面方面,并且对此进行分类分类,可以把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分为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
第一,农民的生存理性,生存理性就是人们追求生存第一,以追求生存需要的满足为目的。这种理性首先考虑的是安全第一的生存原则,而不是追求效益的合理化和利益的最大化。“马斯洛把生理需要作为人的基本需要,而生理需要就是吃。穿。住。用。行等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所必需的内容。毋庸置疑,这些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所以,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的主要目的在于是在将来子女有一定的生存能力。
第二,农民的经济理性,经济理性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效益)为目的。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发展至今,经济理性内涵经过了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的转向,并从经济学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中国农民历来不缺少经济理性。所以,农户会以发展子女教育为主要目的,让自己的子女拥有一定的经济地位。
第三,农民的社会理性,社会理性是社会学对经济理性的修正和发展而提出的,强调人是追求自我的满足和效益最大化,并按照增加满足的方式行动。理性行动者应用的行动原则十分简单: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或提高满意程度。“
四。针对农户的教育投入行为的对策
(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的多元化
大多数人都清楚,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主要看的是学生数量,这就导致城乡教育进一步拉开距离,对此,建议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要多元化,按照权数平均的方式,对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农村和城镇都要有不同的数目的教育经费。从而使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达到一个平衡,使人口综合素质整体得以提高。
(二)重构教育经费来源格局
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是教育经费的主渠道。其占教育经费总额比例,应不低于60百分号。国家一直在争取教育投入占GDP的4百分号,希望这个目标可以实现。开征为教育服务的各种税种,以强制手段筹措教育经费。学费实行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缴费上学。
五。总结
对于农户对子女教育问题,我们应该给予大力关注,当前中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纯农村人口为7。2亿,农村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非常紧迫的。各级政府。地方机构和具有宣传能力的组织,应该大力做好教育工作,与此同时,政府更应该做好各个产业的整合,规范就业市场,让受到教育的农村子女拥有更多的就业前景;国家要大力投资农村教育事业,使农户彻底认识到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农业类院校更应该为农村做好教育培养工作,为农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农村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人才。
浅析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影响分析
浅析农户對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影响分析【291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2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