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的奇葩绽放在教育的田园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初中美术教育,因为它不仅仅教给学生绘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而且还涉及了更为广泛的美术文化。这就要求初中美术教师要注重研究探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论文网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确为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传道授业解惑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
通过几年来对初中八册美术课本的总体分析,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外,教材的审美内容约占总课时的20%,并设有专题欣赏和随堂欣赏两部分内容,这就向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如在初中美术课的最初阶段,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幻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二。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
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应号召学生从网上收集素材,将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制成课件,利用幻灯。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联系中外历史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学习,变枯燥的单纯的看为灵活的快乐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例如:我们在欣赏德国的版画家柯勒惠支的一幅作品面包时,画面中那类似于素描的刻刀痕迹将一位母亲的背影留在了画面,在她的身边两个幼小的孩子哭闹着……这幅画面,把学生领到了柯勒惠支的时代,他们深深感受到画面中那震撼人心的强烈情感,体会到了这位母亲在饥饿孩子面前的痛苦,体会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因而当学生们通过画面体会到了作者的心灵。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后,教室里顿时充满了沉默。可以说学生已经深深喜爱上了这幅作品,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三。探究性教学,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美学家罗丹说过: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为了使美术教育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我们要用新的美术教学观改变过去灌输型“的教学方法,以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例如:我在现代工业设计一课中,对问题采取小组讨论合作来解决它,采取互帮互助的形式解决。让学生团结协作自主研究,在看哪一组文字和哪一组图形是好朋友时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课堂气氛活泼激烈,效果很好。在整个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再请学生帮他解决,不行的话老师再帮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灵活地设计和取舍,使探究性学习获得实效。
另外,我们应关注学生真正的参与性。大力改进美术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满课堂,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参加到学习探究中去。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动口等方式,重新认识外部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变化和发现。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
人们认识事物最先都是通过直观体验,多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个认识规律。近几年来,电教手段已逐渐走进中学美术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建筑欣赏时,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扫描进电脑,并精心分类。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在个别的细节上,比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进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应用多媒体技术于美术教学。能使重点突出,难点易突破,信息量大,又因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热情,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五。美术教学应古今贯通,中外联系
中国有着悠久而古老的文化传统,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都应该了解一点中国古老文化的底蕴,并可以向国内甚至国外传播中国的艺术渊源和艺术精髓。贯穿在我们的美术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永远不可缺少的。
但是,传统美术教材过多地引人中国古代。本民族的艺术作品。排斥了中国现代的。以及外国的艺术作品,这是不对的。美术应该注重历史性。民族性,也该注重时代性。世界性。初中的美术教材应该古今贯通,中外联系,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但由于学生比较容易喜爱当代的和本民族的艺术作品,所以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个重要因素。因此从吸收当代和本民族的审美趣味人手,由今至古,由中及外地培养,这才是一条符合审美趣味的特征及发展规律的正确之路。
六。融合艺术资源,注重音美结合
之前,美术课和音乐课是各属一家的,而现在中学的美术教材中却将美术和音乐融合为一体构成了我们现在的艺术课。教材里面,美术和音乐分别以一个个小单元互相交叠穿插出现,让学生得到视。听觉美的全面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开辟了艺术教学在新世纪新课程中的新天地。让学生内在思想与感情得以表现,进而发展他们的个性。
例如:藏族的歌舞。朝鲜族的荡秋千。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以及汉族的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民族艺术文化的体现。对课外。校外艺术资源的开发,包括家庭艺术活动(如休息日的郊游,参观博物馆等),社区艺术活动(如社区组织的书法。绘画比赛,演唱比赛等),少年宫艺术活动(星期天及节假日的各种美术音乐兴趣班等),区。县艺术比赛等等。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我想这些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将给我们的艺术老师带来全新的艺术感悟,也将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无穷的艺术享受。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让他们喜欢美,追求美,创造美,让美术的奇葩绽放在教育的田园。
让美术的奇葩绽放在教育的田园
让美术的奇葩绽放茬教育的田园【306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3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