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殊途同归【3553字】

时间:2023-05-07 21:36来源:毕业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殊途同归【3553字】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殊途同归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061-0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殊途同归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061-02

近些年,高等教育的普及在带来众多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对于应届毕业生,对于已经进入职场的论文网大学生都尤为重要。作为职业教育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美国孩子从6岁就开始职业意识的开发,新加坡推出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网络系统的试验计划,帮助小学生展开职业规划。的职业生涯教育目前只在大学校园开展,并且相对于国外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国的生涯规划教育明显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一。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各个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近几年,就业形势严峻,各个高校都在比拼就业率。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到学生家长都把毕业生就业率当作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标杆,很少有人能持续关注高校毕业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各个高校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怎样提高就业率上,职业发展教育则被视作一门必修的副科,显然,成了教学任务中的非主流。另外,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更多地还停留在就业政策指导和就业形势分析上,很多就业指导教师也是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没有经验也没有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即使有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上得比较生动有趣,学生爱听,也多是泛泛而谈,很少有针对每一届毕业生的特点进行的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因为大多数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自身就没有创业的经历,所以关于创业的内容就涉及得更少。因此,很多学生感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职业指导比较空。

2。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力量有限

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缺乏一支专业扎实,有着丰富就业创业经验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这背后的原因很多,有社会问题。国家政策问题等等,但主要都与学校的职业指导教师多为兼职老师,且是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居多有关。这些年轻教师自己刚走出校门,又进入了另一个校门,从一个象牙塔走出,又进入了另外一个象牙塔,自身原本就没有在社会大潮中历练过,属于就业创业经验先天不足。如果后期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不多,职业指导教师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肯定得不到保证。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听得乏味,教师讲得也费劲,特别是课堂外的个性化职业指导,没有实践经验做基础,大多也得不到较好的开展。

3。高校毕业生认识不到位

虽然现在各个高校都开设了职业规划与指导课程,然而大多数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都不到位。有的学生认为这些课程是教育部规定开设的,虽然是必修课,但不是专业课,可以不重视;有的学生仅对课堂中的一些游戏和故事感兴趣,但凡讲到理论和实际应用就打瞌睡。职业规划与指导课程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理论与方法,更多的是在杂草丛生的原始森林中给他们指明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但大多数学生对此都很茫然,很少有学生从认识。了解自己出发,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严格执行。加上为了尽快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产生的先就业,后择业“等不利于职业规划的声音,很多毕业生都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实现初次就业。没有长远的规划,没有专业的契合,甚至没有看清所从事职业的性质,从而大大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这样的认识导致众多的毕业生毕业时多是在寻找得以栖身的工作,或者仅仅在为了生存而应付工作,不是真正开始从事自己的职业生涯,非常不利于他们日后的职业发展。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宗旨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不仅仅是找到一个工作,从事一份职业,它以评估人的性格特征和气质为基础,以创立一生的事业和实现完美的个人价值为终极目标,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教育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达到个体生活质量和生命境界的提高,成为自为的人。“[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业生涯教育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特别是刚要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刚离开象牙塔的大学生不仅需要为就业做准备,不仅需要找到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需要为一生的长远发展作好规划和准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长远发展目标,同时也要可以帮助他们制定阶段性目标与计划。

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自我教育

1。最终目的的一致性

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职业生涯课程的开始就是自我认知,生涯教育非常重视对人的自我“的挖掘和开发。只有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能,探索未知的世界。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才能超越自我。生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自我的提升与价值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内在本质是统一的。所不同的是,生涯教育是一个从外而内的探索过程,由外部环境激发内在教育需求。而自我教育是由内到外的发掘过程,由内部受教育的过程而受益的过程。受教育者个体对自身教育的不满足,而额外接收的教育,虽然受教育的方向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自我而做努力。

2。过程的同一性

科学的生涯规划需要制定长期。短期不同时期的计划,并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不同时期的计划中包含着再教育的内容,在后期的适时调整中更需要不断进行再教育。再教育的过程和自我教育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虽然受教育的起因和动力可能不尽相同,但过程是一样的。自我教育较之再教育更有自发性和主动性,是生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自我教育。虽然高校为高校毕业生的顺利毕业和入职发展创造了众多的外部条件,社会各界也为其营造了有利的就业环境,但作为个体的高校毕业生能否在社会中取得好的发展还取决于他们自身。积极。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教育,并时刻加强和改进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适应职业生涯的需要。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自我教育必要的前提条件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发掘大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个性特征。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优势,自身的劣势和不足,即了解本身的特性;熟悉周围的环境,特别是与生涯发展相关的工作世界,包括行业特性。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等因素,即了解工作舞台的特性。“[2]大学生需要在认清自我的前提下给自己找好合适的定位,然后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的课程,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选择符合自己性格特点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生活方式。并且有针对性地发掘自身的潜力,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能动性和积极性。而当自我意识觉醒,会产生自我与超我的矛盾,个体内部心底的理想和实际现实的矛盾。这些心理矛盾给大学生们造成的思想冲击和动荡正是自我教育的有利条件和契机。这些矛盾促使个体意识的觉醒,让他们作为独立的社会人开始自我反思,才能迈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第一步。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驱动性

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旨在引导学生知己。知彼,全面客观分析各种利弊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自己的明确具体且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拟订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计划。“[3]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当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唤起人的需要,即引起个人全身程度不同的紧张,这种张力会引起人的行为,使人恢复到平衡状态,需要得到满足后紧张得以消除。“[4]确立目标,改进生存环境,才能激发大学生进入个体紧张状态,持续努力,才能让生涯规划的纸上谈兵成为前行的驱动力。为了最终达到职业生涯目标,必将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自我教育的驱动性得到了提升,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五。两种教育的最终过程和目标――实践

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正如大海上的灯塔,对于在海上航行的渔人具有导向作用,它激励着高校毕业生朝着其指引的方向不懈努力和奋斗。但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分解为阶段性的现实理想和目标,逐步去实现。对当前的高校毕业生而言,具体目标就是在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包括职业生涯设计。学习目标期望。人际关系建立。身心发展期待等等方面。这些现实理想和目标必须制定得具体而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取得明显成效,才能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对他们坚持不懈为实现长远目标而奋斗才有现实意义。确立了具体的目标之后,就要付诸行动和实践。当大学生变目标为行动,形成习惯,持之以恒,不断自我教育就能不断实现具体目标。也只有通过过程性的实践,大学生才能不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增加成功体验。增强自信,为实现长远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步步走上自我成就之路。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殊途同归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殊途同归【355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530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