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124-02
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藏传佛教思想对西藏大学生有着比较深刻的影响。因此,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宗教观,不仅是关系着大学生个体是否具有论文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更是关系西藏能否顺利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两件大事的问题。西藏大学生的主义宗教观教育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展以来,取得了重大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对西藏的分裂和破坏,必须继续加强这项教育工作的力度,增强教育实效。为此,准确分析和定位影响这项教育工作的基本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当然,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学校教育方面,分析在教育的内容设置。教师素质。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教育机制等方面对这项教育工作效果的影响和作用,为增强教育实效提供方向。
一。教育内容的完整性。现实性和前瞻性
教育内容的完整性。现实性和前瞻性是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能否成功的基础。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包含两层含义,从广义的角度看,完整的主义宗教观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主义宗教学。宗教社会学和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教育“①。主义宗教学是认识宗教本质。作用及党的宗教政策的基础,宗教社会学是把握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动态表现的方法,中国宗教文化传统既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实践主义宗教观的社会基础,也是实现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社会条件。这三方面构成了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基本结构。没有后两个部分,西藏大学生的主义宗教观教育就是不完全的,也是难以成功的。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完整的主义宗教观教育内容既应当涵盖主义宗教观的全部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中国党对这些理论。原则的继承和发展,也应当包括中国党的宗教政策及其实践。这两项内容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主义宗教观为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以及宗教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而对主义宗教观片面。断章取义的理解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完整准确地介绍主义宗教观的内容是这项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基础。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强调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主义宗教观教育内容和西藏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与时俱进是主义的理论品质。主义宗教观是恩格斯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提出的宗教学说,列宁和中国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主义宗教观同本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主义宗教观。不管是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理论,还是中国党的丰富和发展,如果不能与西藏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对于西藏大学生来说,这些理论都是没有活力和价值的。因此,能否把主义宗教观基本理论与西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彰显时代特点的阐释,能否及时将主义宗教观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充实进教育内容,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项教育工作的成效。教育内容的前瞻性要求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内容应当对西藏的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有一定的预测和评判。理论的预测必须有提前量,才有说服力。当理论符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则很快会让大众接受。主义在二十世纪风行就是因为苏联模式的成功。同样,主义宗教观能否被西藏大学生认同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判断和解决西藏宗教问题上的成功与否。
二。教师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
教育者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是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关键。主义宗教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主义宗教观的态度,将对大学生产生很大影响。一个对主义宗教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存在怀疑甚至持否定态度的教师,即使在授课时违心地按照要求向学生作出了正确的讲解,其个人情绪也会大大减弱理论的说服力,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思想上对主义宗教观的高度认同是学生接受科学理论的重要条件。对科学理论的认同源于对理论的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这意味着从事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学习主义宗教观以及整个主义理论。另外,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宗教社会学知识和的宗教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对于和西藏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藏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灵活地运用主义宗教观分析和评价现实的宗教和宗教问题,使主义宗教观从生硬的理论变为鲜活的实践,也使西藏大学生充分感受到主义理论的现实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崇高的思想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素质必须转化为能力素质才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教师能否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指导学生处理现实问题,能否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教学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三。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丰富性。灵活性和针对性
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是西藏大学生学习和接受主义宗教观的渠道和途径。这里的教育方式是指高校为了实现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措施,如通过校园文化进行的渗透式教育。通过党团课进行的融入式教育。通过专题讲座进行的重点式教育以及通过专门课程进行的系统式教育;这里的教学方法则特指在课程教育方式中,任课教师为了实现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原则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如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能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教师的权威,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增强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实效。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单一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不能适应所有教育内容的特点,因此,多样性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就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在众多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中,到底应该怎样选择,则除了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教育内容的特点之外,还必须根据高校的教育条件以及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等因素灵活地确定,但最终选择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必须是有针对性的和切实可行的。四。教育机制的合理性。协调性和长效性
教育机制的合理性。协调性和长效性是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取得实效的保障。教育机制包括教学机制。管理机制。反馈机制和测评监督机制等。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中心,是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机制来保障。对于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来说,合理的教学机制应当具备完善的教学管理部门。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充足的教学投入。教学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工作理念。工作效率。管理体制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成败;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将决定着教育的基本方向和内容;而人员。资金。物质设施的投入将决定着这项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是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之一。管理机制是指西藏高校中除教学管理部门之外的其他工作部门在这项教育工作中的职能和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西藏高校各职能部门能否树立服务协调的工作理念,能否科学高效地对学校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将对主义宗教观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一项教育工作的成效如何,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则反映在学生在思想上对这项教育的评价和认识;根据这些评价和认识,教育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调整教育思路和方式,从而使教育实效得到提升。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信息沟通渠道。学生心理预警监督和教师教学评价监督机制,都是增强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实效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因素。当然,要使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得到具体落实,必须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学校各部门共同参与。协同努力的合理。协调。长效机制,才能从不同层面保障这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
注释:
①何其敏。浅谈宗教观教育的基本结构[J]民族教育研究,2002。3
西藏大学生主义宗教观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西藏大學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影响因素分析【342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7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