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要求水平提高,教育方式也随之改变。平等的、温馨的、积极的课堂师生和生生互动是对一名教师的考验,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其拥有更多的耐心来应对互动中学生的反应并精心组织引导生生互动。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课堂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个特殊的情境下,师生、生生之间就某一教学内容或者是学习主题进行相互交流合作、对话理解而产生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动态教学过程。课堂互动的根本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加强师生、生生间在知识和感情上的交流,更是促进师生的学习、认知、生活和社会性发展。在学生行为发生变化的同时,对教师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反作用,课堂互动是一种师生共同进步的动态教学方式。
课堂互动的形式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其中师生互动仍是现今课堂互动的主体部分,课堂教学任务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的。 近几年,在现代教学理论中生生互动的重要性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生生互动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效果。良好的生生互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和学业上的进步,而且促使学生养成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上所需要的合作技能和品质。
可是现实课堂中的互动依然存在着不少不足,如:1。 课堂中缺乏好的提问。很多教师,在提问题的时候,目的不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而仅仅让学生能够说出那个正确答案。学生也清楚老师的心理,因此不是不敢回答就是拒绝回答,老师也往往按学生的回答是否和心里期待答案来宣判对错。2。师生互动缺失情感层面的交流。无论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馈方式还是反馈的表情都有缺失情感层面的交流的情况,这往往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冷漠。学生在课堂中往往缺失安全的心理氛围,于是每次上课不是心惊胆跳,就是置身事外。最后将导致整个课堂氛围消极甚至对抗。3。师生互动远远多于生生互动。课堂中的生生互动仍停留在简单的同桌讨论,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罕见。师生互动充满课堂,而生生互动少之又少。这与新课程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不符,既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国内外关于课堂互动的相关文献已有许多,整理文献发现,有关课堂互动的研究主要从教育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工程学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其成果主要集中在课堂互动的类型、模式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
第一,课堂互动的类型。已有的研究资料,依据不同的标准,对于课堂互动类型有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标准:互动主体的不同、课堂互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分、互动主体的互动时间与总时间的比例、课堂互动的媒介、互动的内容、课堂互动分为有意识的互动和无意识的互动、课堂教学中的领导方式的不同。
第二,课堂互动模式。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研究角度和维度提出不同的课堂互动的模式。主要有这几个角度:依据互动双方依赖与结合程度、根据师生沟通方式的不同、通过分析教师提问后的等待回答时间、启发——反馈——跟踪(IRF)模式和启发——反馈(IR)式。
第三,课堂互动影响因素。有关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影响因素,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师的研究方面。教师素质(教师教育观念、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师的监控能力)、教师非言语行为(声音、眼神和手势等)、教师性别差异,对于学生方面只涉及了班级心理气氛、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和角色。 基于提问的小学课堂互动现状调查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84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