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智慧校园建设问题及应对方法研究(3)

时间:2023-08-06 15:24来源:毕业论文
1。1、宽带网络互联高速泛在 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为校园实现全面的人和事之间的互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随需求应变

    1。1、宽带网络互联高速泛在

    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为校园实现全面的人和事之间的互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随需求应变应用程序提供宽带、高速的网络环境

    1。2、智能环境感知实时全面

    各种智能感应技术,包括光线、温度、位置、方位、湿度、影像、红外、压力、重力、触摸、辐射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样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实时监控信息。

    1。3、业务应用智能全面融合

    智慧校园开放、协同、集成的信息架构,充分发挥整体效率。使用智能融合技术实现存储、计算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信息,尤其是通过人的“智慧”参与,进一步提高决策支持的能力。

    1。4、海量数据智能挖掘分析

    依靠智慧校园收集大量的数据,通过构建数据挖掘模型,设计合理的分析和预测方法,融合全面的数据信息,智能推理和开采进行了分析。

    1。5、智能服务友好、个性

智慧校园强调个性化服务的概念,针对不同类别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功能应用程序组合,为用户友好的服务接口,提供方便和个性化服务。

2、智慧校园建设文献综述

从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需要新的服务理念,全面管理和信息共享机制,优化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基于智慧校园功能应用需求和设计原则,智慧校园的总体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在近两年,国家提出了“互联网+”计划,推进数据资源的共享,实施国家战略。因此,“互联网+”进人了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也引起了各界的讨论,也包含正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教育行业。

“互联网+”是一种新形式,互联网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叠加,互联网把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和传统产业进行高度融合,利用网络平台,互联网思维、信息和通信技术在传统产业上进行演进和深度应用。过去的校园信息化建设,重点是更新校园传统业务的各个环节,优化校园和解决物理问题,互联网就像一个工具来添加一个在他们中间。“互联网+”的时代,我们面临的业务不是利用互联网来对校园进行补充、修复,更多的是使用互联网完全反向思维和重塑传统校园,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以实现设计校园顶层设计的升级。将“互联网+”与智慧校园叠加起来,是指以学习、科研、生活、管理为中心,实现教育载体和校园网络连接在一起,建设智能化学习、科研、生活、管理的过程,建立一个开放、共享和创新的智能校园环境。 

借鉴 “六横两纵”的智慧城市框架,王曦(2016)将“互联网+智慧校园”的技术体系框架分为校园感知层、数据传输层、数据智能处理与存储层、支撑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智慧应用层等6个横向的层次,即“六横”;同时贯穿全局的有标准与评估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即“两纵”。在“六横两纵”的智慧校园立体技术体系架构中,详细介绍了各层的技术集合,也确定了以校园数据的感知、获取、传输为基础,以数据的分析、处理为核心,以校园内各种服务应用为目的的基本架构模型

智慧校园建设问题及应对方法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9181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