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3。2职后教师分析 9
3。2。1根据职后教师年龄特征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态度比较 9
3。2。2根据职后教师教龄特征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态度比较 9
3。2。3根据职后教师文化程度特征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态度比较 10
3。3职前教师分析 10
3。3。1根据职前教师年级特征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态度比较 10
3。3。2根据职前教师见习次数特征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态度比较 11
3。3。3根据职前教师见习总时长特征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态度比较 11
4。讨论 11
4。1总体情况 11
4。2其他影响因素 12
4。2。1教师职前与职后对比 12
4。2。2教师性别特征对比 12
4。2。3教师是否接受过有关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对比 12
4。2。4教师是否自学过有关特殊教育源Q于W优E尔A论S文R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专业的知识对比 12
4。3职后教师其他影响因素 12
4。3。1教师不同年龄特征对比 12
4。3。2教师不同教龄特征对比 12
4。3。3教师不同文化程度特征对比 13
4。4职前教师其他影响因素 13
4。4。1职前教师不同年级对比 13
4。4。2职前教师不同实习次数对比 13
4。4。3职前教师不同实习时长对比 13
5。结论 14
附录 14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1。引言
1。1问题提出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曾遇到很多幼儿园的班级里有特殊儿童的存在,这些特殊儿童的普遍障碍程度不高,包括有轻微的情绪行为障碍,多动症,肢体障碍等,甚至比较严重的有自闭症倾向儿童。因而引发了对此问题的思考。
1。2融合教育的提出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待特殊儿童的方式变化大致经历了肉体消灭、隔离生存、隔离教育与融合教育几个基本阶段,从这个演变过程也可以看出人类文明的进步历程。现如今“融合教育”这个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广大的关注。美国教育改革及融合中心将“融合教育”界定为:“对所有学生,包括障碍程度严重者,提供公平接纳而有效教育机会,将其安置在住家附近学校且合乎其生理年龄的班级,使用所需的协助与相关服务,使学生日后成为充分参与社会,且对社会有用的一分子。”[1]特殊需求儿童与普通儿童在一起共同学习、成长,同一学校、同一班级的教师、同学,共同经历学习、生活和各类活动并共同成长的教育,称为融合教育。[2]
1。3学前融合教育的概念与形式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职前与在职幼儿教师对学前融合教育认识与态度的比较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9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