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思维和求知欲的一种极强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将会乐意学习汉字,对于汉字的学习将会由负担变成享受。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激起学生对于学习汉字的一种兴趣。为此,首先应该让学生看到识字后的一个实际效果。走在商场里,走在马路上,让学生感受到因为自己识字量的增多而带来的一些方便之处。其次,学以致用,是保持识字兴趣、巩固识字成果的一个有效办法。不妨,在旅游时让孩子做导游,让孩子看路上景点的介绍来给家长介绍,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之处。这两种培养和保持兴趣的方法,归结起来实质则是在生活识字,以制造无穷的乐趣。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教师更是要制造一些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识字的兴趣。据调查,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一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趣味:
1。自制“识字课本”识字
所谓“自制识字课本”就是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材料,制作出的一种识字课本。例如,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吃小零食,对于零食的名称他们自然也是了如指掌,因而可以以此为基点,让他们将自己知道的零食名称抄写下来,然后互相交换看。在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识字量就增加了不少。除此之外,孩子对于动画片也是很熟悉的,那么教师可以搜集孩子经常看的动画片中人物的名称,做出一定的整理,让孩子识字。据调查百分之七十的孩子更喜欢老师用这种办法来教他们识字。
“自制课本”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组织教学的,需要联系孩子的生活,走进他们的世界。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再次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让他们乐意在生活中,学习那些感兴趣且常见的汉字。但是这种方式,可能需要花费教师的很多时间。其实,教师也可以在教室,开展一个“识字角”,让学生自己将最新认识的且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字,写在那。在这个“识字角”里,孩子的相互学习甚至是相互比赛在学习,识字量则会很容易有所提升。
2。儿歌识字文献综述
儿歌,是孩子们很早就接触到的一种文学形式。他们可能不懂什么叫做“文学形式”,但是他们确实喜爱读儿歌。儿歌言语浅显,一二年级的孩子理解起来,当然也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因此这也是识字教学里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一年级孩子在学习“目、日、甲、田、申”的时候,教师不妨可以编写一首儿歌来帮助孩子识字。比如可以这样编写“口中一横是日,日中一横是目。日中一竖是田,田中竖,两边出是申,田中竖,向下伸是甲”。运用这样的儿歌,孩子很愿意也很容易记住这些原本易混淆的字。再例如,在教学中抓住汉字的特点来编制儿歌。如遇到笔画较多的字的时候,比如在讲“溪”字时,繁杂的字形加上较多的笔画,学生认读写记自然有很大的困难。那么把它编成“三点水,爪子头,上扭下扭碰蝌蚪,溪水都往大海流”[7]的儿歌,学生一听到这朗朗上口的儿歌,内心就产生学习的期待。那么学习行为也就即将展开了。最后,学生在书写时候,自然不会将“溪”字最后的“大”写成了“小”,这样就从一开始避免了学生都容易犯的错误。在学习“厉”和“历”这两个字的时候,更是可以编制一个儿歌,让学生区分出来这两个字的区别。“工厂历史悠久,力量大;工厂容纳工人多,真厉害”,这样一个儿歌,学生就会知道“历史”是这个“历”,“历”字下面是个“力量的力”,“厉害”是这个“厉”,“厉”下面是个“万”。 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初探(4):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9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