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从死去的土地里
培育出丁香,把记忆和欲望
混合在一起,用春雨
搅动迟钝的根蒂。
冬天总使我们感到温暖,把大地
覆盖在健忘的血里,用干燥的块茎
喂养一个短暂的生命。[2](P79)
通常四月是一个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月份,但艾略特却一反常态,他笔下四月被形容为“最残忍”的月份。相反,冬天却使我们温暖,这里的“我们”就是指那些处于绝望中半死不活的荒原人,同时也包括诗人本身。就艾略特本人的人生经历来说,他一直徘徊在自我荒废和自我拯救的循环中。诗中一系列对荒原环境恶劣的描写实际上也是艾略特自己内心的写照,他的内心是荒芜的,干瘪的,以至于没有一点水分,这里枯死的树,空的水池和干的井其实意味着内心世界对信仰的怀疑和缺失。对上帝的存在产生质疑,但并非是对宗教的质疑,而是人类绝望内心的脆弱感作祟。这种意味在《旧约·以西结书》中第六章第六节可见:
在你们一切的住处,城邑要变为荒场,邱坛必然凄凉,使你们的祭坛荒
废,将你们的偶像打碎。你们的日像被砍倒,你们的工作被毁灭。
这与艾略特的荒原不尽相同,它将这种荒芜带给人心灵上的压力完全地表现出来——“一堆破碎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3]
恶劣的时局带给了艾略特强烈的绝望感,他将这种情绪带入了诗歌中,致使全诗充满了绝望的情绪与荒凉之感。整首诗的每个章节标题都暗含了这种绝望感,总观全诗五个标题可以发现每一章都有一个具体的线索:“死者的葬礼”以土地为线索;“火诫”以情欲之火为线索;“死于水”以海水为线索。这三个线索是自然界生物生存发展所具备的要素,然而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要素——空气。这种缺失大概是艾略特有意为之的,他想表达的便是在荒原中无法呼吸的窒息感,这种悲观主义就是抒发他强烈情绪的技巧。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这种窒息感同时贯穿了《荒原》全篇。第二章“弈棋”的主题是婚姻的失败与背叛,描写的是诗人和精神失常妻子的关系,和最后一章“雷霆的话”神圣主题相对但又互相融合,通过联接这几个主题,艾略特把荒原的全貌完全地展示给世人,包括那些丑恶的世俗生活,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痛苦挣扎的神。
诗中的很多景物也成了他抒发绝望的工具。这些景物都是已经“死去的”、毫无生息的,如“死去的土地”、“迟钝的根蒂”、“干燥的石头”、“死去的树”等。艾略特利用这些表现荒芜瘠薄的字眼,暗示西方现代文明已成一片枯萎的荒原,流露出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绝望。
尽管《荒原》处处透露出荒凉之感,全诗的主基调也十分绝望,但在最后的一章“雷霆的话”艾略特中也表达了一种对荒原重获生机,人类重获新生的希望。渔王背向荒原,坐在岸边垂钓,高呼“伦敦桥倒坍了,倒坍了,倒坍了”[2](P103)。渔王相信他至少能把他的国家整顿好,表现了他改造荒原和拯救人类的信心和决心。艾略特代表着所有在战后饱受物质精神双重折磨的人,他们都是在绝望和荒凉中找寻着出路等待荒原复苏的日子就如同找到圣杯就能拯救渔王一样,只要有了爱和信仰,人类文明终将复苏。
二 死亡的愿望 论《荒原》的重生主题分析(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98850.html